近日,不少住在华侨新村的居民都发现,越秀区华乐街华侨新村社区党群服务站有了全新的面貌。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获悉,服务站已进行了升级。如今,社区党群服务站实行“党建 警务”阵地融合建设,党群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片区中心警务室“站室合一”,并升级配备警务设备和一体化智能办证机,多项民生服务实现集成办理,建成服务群众“新阵地”。
崭新的“站室合一”党群服务站面向居民开放
据介绍,社区将充分利用阵地空间对社区“五乐”特色、网格党建地图、华侨新村社区的历史沿革、先进人物事迹等示范社区重要工作内容进行上墙,对社区华侨捐赠的文物进行展陈,鲜活展示“乐居”(共创“乐居”幸福家园,实现居民共建共治共享)、“乐业”(搭建惠企“乐业”平台,促进多元业态融合发展)、“乐学”(深挖校园“乐学”底蕴,助力华侨文化传承发扬)、“乐叔乐婶”(擦亮“乐叔乐婶”志愿服务队品牌,构建幸福和谐侨村)、“乐购”(营造商圈“乐购”氛围,老城区消费经济焕发新活力)的新时代侨村风貌,建成全面展现社区治理成果和华侨特色文化的展厅。
“站室合一”党群服务站升级
如今,崭新的“站室合一”党群服务站面向居民开放,街道的人大代表接访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社区的居民议事会等都可以在此开展。自此,社区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与服务群众融合有了新阵地。
“站室合一”党群服务站升级 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融合
全新升级的华侨新村社区党群服务站同时承担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片区中心警务室的功能。站内分党建活动区、居民交流活动区、片区中心警务室的视频监控室、会议室和民警值班工作室等区域。服务站内的展览全面更新,融入了社区党建地图、社区历史沿革、社区“五乐”特色等内容。
先进人物事迹等示范社区重要工作内容进行上墙
走进服务站,第一眼就看见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服务站第一个展板上,一张社区党建地图跃然眼前,六个网格清晰标注在社区地图中。华侨新村社区被誉为“中国华侨第一村”,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华侨大型住宅区,也是市政府首批推出的14个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社区毗邻广州第一代CBD环市东商圈,是商圈的重要腹地和辐射区。其总面积为0.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47户、3286人,其中在住老华侨31人、港澳同胞103人、侨眷76人。
服务站内的展览内容全面更新
近年来,社区党委积极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五级架构,推动306名居住地党员回社区报到,并全部编入6个网格党支部,并按居住地细分为18个楼栋党小组和41个党员责任区,让党的组织建在群众家门口。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社区党员、群众依托网格党组织积极投身社区社会面巡查、安全生产防范宣传等各类社区自治工作,凝聚党群合力赋能社区发展,共同促进了社区的平安稳定繁荣。
紧挨着党建地图的是“五乐”社区的具体内容,鲜活展示了“乐居”(共创“乐居”幸福家园,实现居民共建共治共享)、“乐业”(搭建惠企“乐业”平台,促进多元业态融合发展)、“乐学”(深挖校园“乐学”底蕴,助力华侨文化传承发扬)、“乐叔乐婶”(擦亮“乐叔乐婶”志愿服务队品牌,构建幸福和谐侨村)、“乐购”(营造商圈“乐购”氛围,老城区消费经济焕发新活力)的新时代侨村风貌。
在党建活动区和居民交流活动区墙体上,一面墙展示了华侨新村社区的历史变迁及如今“侨蕴深厚、安居融商”的新面貌,展陈了由社区老华侨们捐赠的饱含华侨记忆与故事的各种物品。另一面墙则展示了华侨新村的社区的先进人物事迹。
近年,在党建引领下,社区内的党员主动参与社区建设、治理。像归国华侨宋天文,作为华乐街归国华侨联谊会副会长,主动负责联络归侨,助力华侨联谊会以及活动中心的建设;老党员黎文彬积极参加社区老年人义务治安巡逻队,常年坚持巡逻社区,守护一方平安。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邻里互助、共建共享的社区氛围愈发浓厚。
社区的居民议事会可以在此开展
这一区域还整齐地摆放了桌椅。据悉,街道的人大代表接访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社区的居民议事会等都将可以在此举办。
据介绍,华侨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断完善阵地功能建设,打造理论宣讲、市民教育、科普宣传以及健身文娱等功能齐备的党群服务阵地,聚力建设“有温度的党员群众之家”,广泛开展党群服务活动。
再往里走是片区中心警务室的视频监控室、会议室和民警值班工作室。华侨新村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平安社区建设新路径,实行党群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片区中心警务室合室办公,提升改造社区信息化联合指挥室硬件系统,从社区党建的工作角度将公安元素融入社区治理,街所联动共同协商推进社区各项工作。
建设“五乐”幸福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愈加凸显
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华乐街党工委、华侨新村社区党委引导推进居民自治组织扎根社区、服务居民,建设具有“五乐”特色的新时代幸福社区,推动社区实现“善治乐治”。
首先,党建引领共创“乐居”幸福家园,实现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华侨新村社区党委坚持社区的事居民议、社区的家居民当,探索打造党建引领居民互助多元治理新模式,成立“居民互助会”居民自治组织,有效解决了困扰多时的停车难问题,互助会逐步拓宽会员自治服务覆盖面,会员们积极反哺社区,投身多项社区治理工作,参与共建共治。此外,以党群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片区中心警务室“合室办公”“阵地融合”为依托,华乐街、街道派出所街所联动推动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社区平安建设提质增效。
华侨新村科技文创soho社区
其次,搭建惠企“乐业”平台,促进多元业态融合发展。华乐街道、华侨新村社区积极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积极盘活村内别墅资源,用足、用好惠企政策,做好暖企安商服务。同时,街道、社区充分利用商会纽带作用,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经常性地开展座谈、走访、商业沙龙等方式,有效推动村内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协作,促进企业互相启发,链接资源,社区形成融洽、活跃的创业氛围。良好的创业氛围又吸引了更多企业入驻华侨新村,吸引归侨侨青和优秀企业人才前来创业,逐渐形成“优质企业竞相进驻村内,乃至‘一位难求’”的“乐业”生态。目前,辖内共有145家在册企业,以金融投资、文化教育、科技企业为主,其中7家为高新技术企业。
社区深挖校园“乐学”底蕴,助力华侨文化传承发扬。社区内有华侨幼儿园、华侨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初中部、广州财校、红线女旧居等单位,村内孩子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全套资源。华侨外国语学校是全国第一所由爱国华侨捐资,为安置归侨子弟建立的学校。华侨们艰苦创业、奋发有为、归国办学、回报桑梓的拳拳之心和赤子之情铸就了丰厚的华侨文化。侨外以弘扬华侨文化为己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为发扬、振兴华侨文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街道为增加旧居周边辨识度,提升宣传力,对旧居巷口进行外立面改造
坐落在社区友爱路20号的红线女旧居为红线女生前日常起居住所,内部的一草一木一书一画都留下了红线女的生活足迹,展现了“粤剧名伶”红线女大半生的生命历程及为粤剧发展作出的贡献,已经成为展示社区名人故居文化及粤剧文化的重要窗口。街道为增加旧居周边辨识度,提升宣传力,对旧居巷口进行外立面改造,提炼行当脸谱、高胡、荷花等粤剧特色元素,传达出传统艺术要与时尚元素相融合的理念和愿景。
红线女旧居已经成为展示社区名人故居文化及粤剧文化的重要窗口
“乐叔乐婶”志愿服务队品牌进一步擦亮,建设幸福和谐侨村。华侨新村社区先行试点打造品牌项目“乐叔乐婶”平安互助志愿服务队,社区党委积极引导“乐叔乐婶”带领居民参与社会治理。“乐叔乐婶”与社区原有的侨安志愿巡逻队相融合,以社区退休老党员为组织基础,引入专业志愿服务体系,协助社区开展设计树木巡查、别墅装修维护巡查、政策宣传、平安维稳、文明城市创建、调解居民纠纷等工作,成为联系社区和居民最直接的桥梁纽带。
社区还营造“乐购”氛围,提振老城区消费经济。华侨新村靠近热闹繁华的环市东商圈,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商圈集聚了友谊商店、丽柏广场等重量级商场,花园酒店、白云宾馆等五星级酒店。街道、社区积极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探索发展环市东后街经济,将社区、商圈、景点、摊位融为一体,与街道商会、环市东商圈企业积极联动,举办“时光市集”消费节活动,时尚的消费体验吸引了众多客流,赢得了商户、居民的盛赞。
如今华乐街联动区商务局、建设街、北京街、农林街等,推动“时光市集”品牌逐步拓展成熟,“时光市集”实现了从引入小品牌摊主到大品牌客户,从社区化延伸到广场商业化的转变,有效带领了消费市场复苏,进一步推动了老城区消费经济焕发新活力。
据介绍,华侨新村社区未来将充分发挥升级后的党群服务站作用,以其为新阵地,全面提升服务社区群众质效,不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文 | 记者 李春炜图 | 受访者提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
校对 | 赵丹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