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这所高校有妙招(如何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4月27-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数十位国内外的院士、专家,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领导嘉宾近300人出席开幕式。大会特别设置“校长谈科转”主题报告环节,多位高校校长分享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的思考与经验,共同助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向货架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开富以《科技成果转化西工大三三三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该校在着力破解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等难题的做法。

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第一型航空吊放声呐、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等均诞生于该校。

在鼓励专注教书育人、潜心研究学问的同时,西北工业大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政产学研融合发展。张开富介绍,2023年,学校科研活动经费达60亿元,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形成了“三三三”模式。

何为“三三三”模式?张开富解释,首先是以转一批、扶一程、帮一把的“三个一”创新理念开展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立足“转一批”,从技术成熟度、市场准入门槛等多个维度为科技成果量身定制转化方式,实现科技成果择优尽转。强化“扶一程”,重点加强项目、平台和人才的校企合作,通过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共建研发平台等,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突出“帮一把”,聚焦投后赋能,从市场订单和投融资两个维度为成果转化企业“背书”,借助学校国防军工特殊优势帮助企业争取市场订单,同时为企业提供资源、政策和投融资对接等增值服务。

第二是深化“三项改革”。树立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技术转移人才职称评定制度,探索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牵引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等问题。

张开富介绍,学校建立了符合成果转化规律的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模式,消除“不敢转”的顾虑。并单设科技成果转化职称系列,实行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化解“不想转”的矛盾。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允许将横向结余经费入股学校成果转化企业,形成“技术入股 现金入股”的投资组合,解决“缺钱转”的难题。“目前,学校共成立67家企业,有83位老师以科技成果转化选项进入了职称评价。”

第三是贯通“三条链路”,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转化、产业化功能,贯通服务、技术和平台三条链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将科技园列为与科研院、资产公司平行并列的二级机构,明确科技园在成果转化中的职责定位和收益分配,贯通了从成果源头(科研院)到服务单位(科技园),再到持股平台(资产公司)的服务链路。推动科技园在技术成熟度3级左右介入转化链路,通过建设概念验证平台、小试中试基地、搭建应用场景等,贯通技术链路和平台链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

“目前,学校已有多家成果转化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张开富表示,未来,学校将更好服务于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和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蔡琳

来源: 光明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9日 下午2:54
下一篇 2024年6月19日 下午3: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