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银川新闻网
为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规范政府购买志愿服务,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志愿服务项目质量和水平,确保项目扶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需求项目的有效对接认领,结合《中共银川市委关于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和银川市实际,市文明办研究起草了《银川市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主要从志愿服务项目范围、项目发布和审核、项目的实施、项目资金管理和验收评估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项目范围主要包括关爱他人(空巢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困难家庭),关爱社会(文化、科技、体育、文明交通、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关爱自然(环保宣传、绿化美化、资源循环利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志愿服务理论研究)。
在项目发布和审核方面,由志愿服务组织进行项目策划,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进行初审,经市文明委审议通过后,向全社会公布。评审内容包括项目的可行性、参与志愿者人数和实际受众面、项目可预期的社会影响、项目的创新性和可推广性、项目的经费预算和管理、项目整合配套资源能力等。
在项目实施方面,要求各项目实施主体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要于项目执行期内完成,并由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协调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对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在资金管理方面,对确定的扶持项目,由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将给予2-6万元项目扶持资金。对认领的志愿服务项目,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将按照项目内容和活动规模,划拨项目30%资金作为项目启动经费;项目通过半年评估后,再划拨30%;通过结项验收后,再划拨30%,项目结项6个月后未出现任何负面影响,通过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评估后拨付最后的10%。
据悉,近年来银川市不断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扶持力度,在各县(市)区推出了“就医帮”“老王说和室”“680爱心联盟”“护芽计划”等一大批在群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同时也打造了“夕阳红”“党旗飘巷”“守卫塞上湖城”“五色花”等一批具有银川特色、体现银川情怀、彰显银川文明的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记者 肖梦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