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业力量强,科技创新活力涌。
2023年,全市科技系统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在技术研发上聚力攻关、在创新平台上加速构建、在主体培育上综合施策,一位位优秀人才扎根忻州,一个个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正在忻州这片热土上不断开花结果。
构建创业良好生态
激发社会创新潜能
深入推进“科创驿站”科技园建设,重点打造我市科技创新研发示范平台。市科技局把山西大学忻州创新生态研究院建设作为启动“科创驿站”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推动“科创驿站”发展的先行示范区重点推进。加强与省内外重点高校合作交流,力争更多高层次人才团队入驻科技园。目前,已与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签订入驻协议,共同推进山工科技忻州创新研究院建设;与中国农业大学张天柱教授研发团队进行了对接,推进中国农业大学忻州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引导扶持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创新平台的培育建设力度,山西众立法兰有限公司、山西雁门山酒业有限公司成功纳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筹建名单。大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开展联合攻关和推进产业化发展等工作。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成功认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统筹整合人才、技术、资金等科技资源要素向乡村振兴主战场集聚。全市共选派科技特派团11个、科技特派员171人。加强科技园区建设,经过精心组织和申报,神池县成功创建绿色食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为有机旱作农业先进技术集成、示范、辐射带动的新样板。紧密结合推进特色专业镇发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建设、中医药强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任务,开展了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的认定工作。通过单位申报、专家评审等程序,新认定市重点实验室4家,市中试基地1家,市技术创新中心8家,市众创空间4家,培育市新型研发机构3家,健全和完善了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发展省级平台奠定了基础。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开展了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目前已达到174家。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通过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进行精准扶持。目前,培育库新申报入库企业已达到25家,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奠定了良好基础。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工作。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工作推进机制,在深入开展入企服务的基础上,制定了《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实施细则》,按照研发投入情况分年度给予奖励,奖励额度最高提升到30万元。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宣传工作。主办“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科技活动周,通过开展科技大讲堂、科普宣传进基层及重点实验室、科普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等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的良好氛围。
持续深化省校合作,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科技工作大调研。将省校合作工作作为调研的重点任务,及时掌握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帮助企业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实现产业化等方面与省内外高校开展合作对接。着力抓好省校合作项目建设。确立各县(市、区)年度建设任务,并实行清单化管理,逐月上报工作动态。目前,已落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项目22项,完成产业园建设任务4项。持续推进科研人员倍增计划。建立忻州市科研人员培育工作推进机制,协调各成员单位组建工作领导组,持续推进“科技副总”选聘工作,已收集65所省校合作重点高校专家拟担任“科技副总”人选,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深化市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拓展市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确定“忻州师范学院”为第二批市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单位。加强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运行管理,通过了《忻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运行管理规范》,进一步细化项目申报、项目受理、评审立项、运行管理、绩效评估、结题验收、整理归档等流程。规范科技专家库专家的运行管理。通过了《忻州市科技专家库运行管理规范》,完善专家库运行程序,确保专家库内部管理更加有序规范。充实忻州市科技专家库,补充入库了27名专家,专业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现代生物医药等领域。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权属试点改革。制订了试点工作方案,通过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实施产权激励,进一步激发我市科研人员创新研发热情,推动更多重大科技成果在我市成功转化。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市科技局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为目标,扎实推进“科创驿站”科技示范园建设,积极打造创业创新新高地,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忻州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记者 王 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