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整整31天过去了,来到春意盎然的4月,也到了每月一次总结的日子。
对于已经过去的3月总结,我不想和1、2月的雷同。
因为从微头条的数量、文章篇数,都差不多,收益也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是,3月,我有了自己的GZ号,帐号也是“基层小治”,每隔2天更新一篇文章。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总结一下,3月自己在头条的心路历程。
一、提供什么样的价值需求。
3月,对于头条创作,我曾经有过那么一点点的小动摇,有过那么一点点的小迷茫:我在头条上到底应该创作什么?
有那么几天,心里也比较乱,真的是一点都不想写头条了,只是我的坚韧性使然,逼着自己即使再不想写但无论如何也要完成“每天一学”。
这几天正好在追剧《追风者》。在其中一集中,一位老者在开导王一博的扮演者魏若来时,谈到:人家不用你是因为你身上的价值还不够。你身上的价值要是够了,什么履历经历关系,通通都不重要。即便你是颗雷,他们也要把你捧在手里。
我在思考几天、摇摆几天后,我的答案相对还是比较清晰的:到头条创作,必须坚持提供价值需求。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的阅读量不够高,但我也很自豪自己对头条创作的认真对待,每一个作品都认真思考认真创作。我相信如果是从事小区工作或基层治理工作的小伙伴,也会有所收获和启发吧。
我也很开心的是:有不少友友在3月里,在我的微头条或文章下点评时留言:
有的说:小治用心了。
有的说:看得出是用心之作……
有的说:用心了才有的呈现……
有的说:一楼的痛,应该把你这个发给我们小区物业看看,让他们惭愧惭愧……
还有很多友友的点评,真的是:您的鼓励,我的动力。
有大家的鼓励和肯定,我感到值了。
我想,接下来的4月,乃至以后,我还是坚持价值需求的输出,既有对于基层治理中问题、现象的描述,更有能提供针对类似问题提供一些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如果您是基层治理的同行者,一起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二、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追求。
我是一个普通人,也避免不了会产生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情绪,头条的阅读量高,就高兴。阅读量低,还是左右着我的情绪。
曾经想写一首关于头条的打油诗或发几句牢骚话,有一天,我写了这样几句话:
“头条,请听听一名基层治理工作者的心声。”
“头条,我是来错了吗?”
“头条,你的价值需求到底是什么概念?”
“头条,我有点不认识你。”
“头条,你伤了认真做事人的心。”
“头条,你让人哭笑不得、欲哭无泪,很无奈。”
“头条,你的脸皮真厚,不管用户怎么说,你自岿然不动。”
后来,我自己再冷静下来,细细分析,头条的机制就是如此,它没有错。即使它有不太合理的地方,你也左右不了它。
有人说,适者生存。我想,对于头条的创作,也要看清看明白,问问自己到头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来头条是干啥呢?接下来是转换领域写家长里短、是编写故事还是坚持现在的基层治理?
我当初来头条,就是把工作和头条创作结合起来,是帮助自己更多地练笔,把基层治理好的做法、经验写出来进行一些分享和宣传。
答案是清清楚楚的,那么,我还是坚持当初的想法,还是坚守基层治理这个领域,把好做法好经验收集和分享。
三、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实力。
就如《人民日报》夜读上写的一样: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节奏。
4月,我想,继续在头条上创作,也运营好刚刚才一个月的GZ号。
同时,不断锻炼自己的“三力”。
1、持续锻炼定力。有定力的人,内心坦然,面对困难挫折,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坚信来日方长。
在头条的创作,是锻炼定力的好地方,如同友友们常开的玩笑,不管它虐你多少遍,你还是不改初心,待它如初恋。我想,4月里的我,在头条的创作,坚持我的初心,把工作和头条创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作品的价值需求。
2、持续锻炼毅力。有毅力的人,如同做科研的人一样,有攀过一山又一山的韧劲和坚持。
有句话说的好:放弃容易,但坚持很酷。4月,我想做个酷酷的小治,坚持头条创作不放弃,坚持质量为王、内容为王不放弃,坚持深耕基层治理不放弃。
3、持续锻炼学习力。有学习力的人,善于利用不同的途径、方法,学习和接受新的事物,并善于消化吸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
3月里,我也不断琢磨着在头条创作的方式,我分析摸索了几种不同的写作方式和风格。4月,在写作的方式和风格上,我会继续学习不同的方式,尝试不同的写法。继续学习自媒体运作的模式,让自己在4月,有不断进步和提高。
以上是我对3月头条创作的总结,和对4月的计划设想。
欢迎友友们参与讨论。
往期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