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2023年是广东省中医院建院90周年。9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90年来,广东省中医院紧跟党走,以肩负振兴中医为使命,以至精至诚守护人民健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广东省中医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藉此90周年之际,我们回首既往,凝心聚力,汲取历史智慧力量,砥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怀揣着省中医院的赤子丹心,团结奋斗,逐梦新征程!
接下来,本专栏按医院工作不同板块,系统梳理有益工作经验,通过采集医院奋斗史中的艰辛故事及光辉瞬间,凝结的管理智慧及医院精神,形成系列专题文章,以此向建院90周年献礼致敬!
第三篇章: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医院发展
六、筑高峰,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医院千方百计把人才送出去到国外去学习,例如加拿大、法国、瑞典、荷兰、澳大利亚等高水平院校或科研院所,希望能为医院培养出高水平科研人才。在队伍建设方面,医院邀请了陈可冀、俞梦孙、李兆申、仝小林、刘良、滕皋军等六位院士,在医院建立了院士工作站或工作室,力求通过高水平专家的引领,能把医院人员团队的科研素质带上新台阶,并且希望通过一个点一个点的突破,形成更加完善的创新体系。
2023年,全职引进了刘良院士团队,使医院的科研队伍、研究能力更有了新的飞跃。刘良院士到港澳之前,曾任职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他到香港之后,帮助香港浸会大学办起了中医药学院。期间,与医院合作办学,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在广东省中医院实习。到澳门后,又帮助澳门科技大学办起了中医药学院,并且在澳门建立了全国中医药行业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了帮助医院提升科研水平,在当时,把广东省中医院引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单位。他在香港、澳门做出这么多标志性工作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学术研究,不断取得影响行业、影响世界的研究成果,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在布局建立院士工作站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邀请刘良院士。时任院长吕玉波和黄清春主任向刘良院士汇报医院的想法后,他很快就答应下来,并且愿意担任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荣誉主任。在与刘良院士交流过程中,发现他的团队特别优秀,吕院长试探着与刘良院士商量,能否引进团队中的一些核心成员,哪怕是柔性引进也好,那时还不敢奢望引进刘良院士。在萝岗香雪人才公寓的一次深度交谈,刘良院士回应了吕院长的期待,并且答应团队先过来,他稍后时机合适再过来。在多次的交往中,刘良院士对医院的想法和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全职过来医院。刘良院士把思考后的结果告诉吕院长之后,当天晚上吕院长兴奋得睡不着觉,刘良院士的加盟,使医院的学术水平与医疗技术水平一样能够跻身行业前列的梦想,大大缩短了可以变成现实的时间!
除了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医院人才培养成效也取得可喜成绩。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随即贯彻落实,启动实施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促进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培养中青年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医院院长张忠德教授领衔的中医疫病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和副院长卢传坚教授领衔的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病传承创新团队脱颖而出。
(一)中医疫病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张忠德)
为服务国家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总体需求,聚焦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应用导向鲜明的重大攻关需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在“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首次就“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临床疗效评价和机理研究”实行“揭榜挂帅”。基于在疫病中医药救治和研究方面扎实的工作基础,以及前期已经具备的良好合作关系,院长张忠德教授牵头,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成功揭榜。根据榜单任务,团队围绕疫情防控中防、治、康几大应用场景,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康全过程的中医药干预临床和基础研究,旨在获取国内外高度认可的循证医学证据,阐述有效方药作用机理。
团队形成了中医药防治疫病理论研究报告,为重大疫病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发现扶正解毒方降低 Delta 变异株感染新冠肺炎高危人群重症转化率获得高质量研究证据。
团队边救治、边总结、边完善,开展了以“扶正解毒”理论为代表的扶正解毒颗粒应急开发。临床应用超2000人次,已实现成果转让,正在按中药新药上报国家药监局。
建立了唾液蛋白的计算分析平台,为探索疾病进展的蛋白变化和机制奠定基础。搭建国家中医药应急数据管理平台,为全国多个疫情科研提供技术支持,主导发布国家《中医药临床科研应急攻关工作指引》,为全国提供了规范高效的应急科研攻关指导。
(二)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病传承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卢传坚)
副院长卢传坚教授充分发挥学术带头引领作用,基于医院长期凝练形成的中医药免疫学主攻方向积淀的深厚基础,组织医院免疫相关学科并联合具有中医药防治免疫疾病领域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单位共同合作申报,强强联合,牵头建立的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病传承创新团队入选2022年度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行列。
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病传承创新团队以银屑病、类风关、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肾脏病为代表的难治性自身免疫病为研究对象,联合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上海生物芯片工程研究中心、广州悦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建,“聚焦临床难题-多学科技术融合-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回归临床提高诊治效能”构建全链条、多方位创新研究体系,瞄准“理论传承、精准诊断、提高疗效、明确机理、成果转化”五大关键科学问题,积极开展创新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增强中医药诊治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能力,助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团队建设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理论传承方面:牵头制定的“脾虚湿阻证诊断标准”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立项。同时,完成相关病种的文献研究,主编出版了《岭南中医风湿病临床经验集》《脾胃学说应用与创新-方药卷》专著2部。
精准诊断方面:在规范病情评估和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完善了病种的生物标本库建,目前已开展3个病种脾虚湿阻证和非脾虚湿阻证患者、健康人群的小样本代谢组、蛋白组、肠道菌群、免疫组库的测序,通过多组学技术揭示“异病同证”的科学内涵。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合作发现一个调节银屑病皮肤炎症和过度角质化的核心网络,该成果已由Boudewijn Burgering教授和卢传坚教授联合在EMBO molecular medicine(分子医学领域的顶级期刊,IF14.3分,中科院小类1区)发表;与国家蛋白质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发现PI3是银屑病疾病严重程度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策略的潜在靶点,目前已联合申报专利并启动成果转化。
提高疗效方面:采用国际公认的临床研究规范,开展病种的临床评价研究,为病种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高级别的临床证据,通过高质量评价中药复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构建“病-证-方”中医精准诊治模式。
明确机理方面: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对经临床验证的有效方药开展组分分析,建立相关处方的质量标准并筛选有效单体。同时根据各个病种特点分别构建以银屑病、类风关、溃结为代表的病证结合模型,为后期处方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成果转化方面:相关处方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筛选出的有效单体栀子苷、安石榴苷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同时,和肤止痒洗剂按照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的相关要求开展临床及制剂的相关研究,目前已通过专家现场核查,进入最后审核阶段。
长期实施的人才工程成效显著,目前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2人,长江学者2人,省级名中医40人,岐黄学者5人,青年岐黄学者3人,国家青年高层次人才1人等一批名医名家、岐黄学者和临床、科研骨干,牵头组建国家中医药创新团队2个,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精彩预告】
下期更精彩!详见第三篇章: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医院发展(之十四: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敬请关注!
参考:《致中和——读懂广东省中医院的第一本书》
指导专家:吕玉波 卢传坚
编写:卢传坚 蔡桦杨 郭建文 何羿婷 张勋 肖春生 温泽淮 李慧 黄宪章 李晓彦 陈曲波 何倩伟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宋莉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