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起网上填报!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各专项申报指南

总览

上海市2023年度区块链关键技术攻关专项项目指南

● 上海市2023年度超导专项申报指南

● 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 上海市2023年度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

上海市2023年度区块链关键技术攻关专项项目指南

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本市区块链领域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根据《上海区块链关键技术攻关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专题一:新型体系架构

方向1:虚拟机与执行引擎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提升区块链虚拟机并行计算性能与跨虚拟机的智能合约调用能力。

研究内容:研究虚拟机并行执行的代码静态分析冲突预测技术、基于冲突检测的并行执行结果修正技术、跨异构虚拟机的数据共享与协同执行技术,研发多种新型虚拟机并行执行算法并开源,虚拟机实现每秒执行不少于1000万条基础指令,实现不少于2种异构的虚拟机融合互通,实现具有原子性的跨虚拟机智能合约调用,搭建原型系统进行验证。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到2025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本研究内容为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个项目拟投入专项资助经费不超过2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投入研发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之比不低于1:1。

方向2:后量子安全的共识机制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应对量子计算机对区块链等公钥密码系统带来的现实威胁,突破适用于区块链系统的后量子数字签名算法,完成后量子密码算法经典安全性和量子安全性量化评估的自动化工具。

研究内容:(1)设计并开源基于哈希的后量子数字签名算法,相较于国际上SPHINCS 等同类算法,在同等安全强度的提前下,签名大小改进不少于10%,满足区块链通用密码算法接口规范,适配多种典型共识算法并进行原型验证。(2)设计并开源基于格的后量子数字签名算法,相较于Dilithium等同类算法,在同等安全强度的前提下,公钥和签名大小改进不少于10%,计算效率提升不低于30%,满足区块链通用密码算法接口规范,适配多种典型共识算法并进行原型验证。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到2025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本研究内容为非定额资助。每项研究内容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投入专项资助经费不超过2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投入研发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之比不低于1:1。

专题二:资源调度与管控

方向1:抽象模型与中间件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高效开发与部署区块链应用的需求,提出模块化区块链技术框架,研发基础组件和开发工具,实现通过统一接口管理调度底层异构区块链系统,推动区块链数据标准、系统应用接口标准和跨链互操作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区块链系统和接口抽象模型,开发可适配不少于5种典型区块链底层系统的模块化区块链技术架构并开源,研发区块链共识计算、分布式存储与访问验证、智能合约版本管理、链上资源域名解析、跨链账户管理等通用中间件,搭建原型系统进行验证。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到2025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本研究内容为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个项目拟投入专项资助经费不超过2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投入研发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之比不低于1:1。

方向2:内容管控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区块链内容管控需求,建立多模态数据内容监管标准体系,实现多源异构时序数据敏感信息的快速识别和闭环管理,形成高效安全的区块链数据信息监管框架。

研究内容:研究区块链多模态知识库的持续更新及动态演化、未知敏感内容检测的不确定性建模以及鲁棒多模态敏感内容检测识别技术,研制并开源面向区块链数据内容的链上链下协同监管中间件,支持不少于3种模态的数据识别,已知敏感信息识别准确率达到99%以上,未知敏感内容识别准确率达到80%以上,信息识别吞吐率不低于5万条每秒,搭建原型系统进行验证。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到2025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本研究内容为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个项目拟投入专项资助经费不超过2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投入研发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之比不低于1:1。

方向3:形式化验证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提升区块链基础软件的安全可靠性与功能正确性验证能力,形成轻量级形式化验证工具,验证代价降低到1:12以下,支持对密码算法库的验证,形成安全、高效的基础算法和组件库。

研究内容:研究密码学相关代数理论的形式化,研究零知识证明编译器和零知识证明虚拟机的可靠性理论,研发并开源支持模块化验证的的程序功能正确性验证工具,搭建原型系统进行验证。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到2025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本研究内容为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个项目拟投入专项资助经费不超过2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投入研发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之比不低于1:1。

方向4:漏洞挖掘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区块链智能合约代码和底层基础设施代码的漏洞发现需求,形成面向区块链智能合约源代码、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源代码和汇编代码的漏洞挖掘框架与工具。

研究内容:研究符合区块链代码特性的漏洞挖掘技术,结合经典程序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理解和密码语义挖掘技术,研发并开源可高效准确挖掘区块链代码漏洞的自动化框架与工具,支持区块链智能合约源代码、字节码以及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源代码(C、C 、Java、Golang、Solidity等)和汇编代码(x86/64、ARM等)的漏洞挖掘,对每10万行源代码/汇编代码进行分析的时间低于1小时,支持15种以上智能合约的自动化修复,修复成功率不低于90%,搭建原型系统进行验证。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到2025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本研究内容为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个项目拟投入专项资助经费不超过2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投入研发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之比不低于1:1。

专题三:信任增强

方向1:零知识证明与可验证计算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设计完成支持硬件高并行加速的零知识证明协议,基于通用服务器处理能力,对2^30级别电路规模输入,零知识证明生成速度不超过秒级。

研究内容:研究新型开源密码算法以降低传统零知识证明协议中的串行密码运算操作,研发针对高并行零知识证明协议的计算优化和内存优化开发框架与基础工具,搭建原型系统进行验证。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到2025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本研究内容为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个项目拟投入专项资助经费不超过2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投入研发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之比不低于1:1。

方向2:同态加密结果可验证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全同态加密算法本身无法保证同态操作结果正确性的问题,突破全同态加密算法结果可验证技术。

研究内容:设计并开源可验证同态操作正确性的高效全同态加密算法框架与高性能算法库,对单次自举操作(Bootstrapping),实现分钟级的正确性证明与毫秒级验证,证明大小不超过KB级别,搭建原型系统进行验证。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到2025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本研究内容为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个项目拟投入专项资助经费不超过2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投入研发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之比不低于1:1。

二、申报要求

除满足前述相应条件外,还须遵循以下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2.对于申请人在以往市级财政资金或其他机构(如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基础上提出的新项目,应明确阐述二者的异同、继承与发展关系。

3.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4.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时,上传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与理由。

5.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

6.已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市科委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及以上者,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7.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应当真实、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要求。

8.各研究内容同一法人单位限报2项。

9.获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应承诺将项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等报送市科委。

三、申报方式

1.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送交纸质材料。申请人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http://www.sh.gov.cn)–政务服务–点击“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进入申报页面,或者直接通过域名https://czkj.sheic.org.cn/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如尚未注册账号,请先转入“一网通办”注册账号页面完成注册),进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相应的指南专题,进行项目申报;

【继续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2.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23年10月11日9:00,截止时间(含申报单位网上审核提交)为2023年10月30日16:30。

四、评审方式

采用一轮通讯评审方式。

五、立项公示

上海市科委将向社会公示拟立项项目清单,接受公众异议。

六、咨询电话

服务热线:

021-12345

8008205114(座机)

4008205114(手机)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3年9月27日

查看政策原文↓

关于发布上海市2023年度区块链关键技术攻关专项项目指南的通知

上海市2023年度区块链关键技术攻关专项项目指南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按照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部署,根据《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1-202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专题一、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网络

方向1.概念验证中心建设

建设目标: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建立科技成果早期发现、概念验证和技术转移的全链条服务机制,培育高价值专利、转化高质量成果,帮助科研人员迈出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步”。

考核指标:纳入概念验证成果清单的数量不少于50项,实现不少于10项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增值不少于5亿元(含技术交易合同、吸纳投融资、衍生公司估值等),新增全职或兼职技术经理人数量不少于5人。

建设内容:将概念验证纳入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筛选具有产业应用前景的创新创意和成果,开展技术可行性验证、市场可行性评价,衔接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转化课堂、技术投融资、法务谈判等技术转移服务。

执行期限:2023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经费额度:

1.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00万元。

2.单位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立项当年支持额度不超过300万。

申报主体要求:建设主体为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具备建设基础的法人主体。符合以下条件(申报时应在可行性方案中明确相关资源配置情况):

1.具有专注某一硬科技领域的研究基础、试验条件,概念验证项目来源稳定;

2.具有一定规模、来源稳定的概念验证资金;

3.具有内设的技术转移机构(部门),自主搭建或联合外部技术转移机构共建概念验证成果运营团队,团队成员应有技术研判、价值评估、知识产权、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技术投融资、法务谈判等方面的专业背景及从业经历。

方向2.开放式创新中心建设

建设目标: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建设大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心,构建支持产品创新、创新资源汇聚、创新者集聚的开放创新平台和创新生态。

考核指标:解决企业创新需求的数量不少于20项,联动外部解决方案方不少于30家,建立至少1个概念验证平台、至少1个创新联合体或产业型孵化器,创新增值不少于20亿元(含新产品收入、降本增效、吸纳投融资、衍生公司估值等),新增全职或兼职技术经理人数量不少于5人。

建设内容:建立企业创新需求挖掘、需求匹配、解决方案验证、产业场景应用的平台运营机制,建设概念验证或中试平台,开展供需对接、创业孵化、技术转移、产业资源配置等服务,形成创新联合体或孵化器等开放平台模式。

执行期限:2023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经费额度:

1.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3:1。

2.立项当年支持额度不超过300万。

申报主体要求:建设主体为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亿元、创新能力强、具有行业引领带动作用的法人主体。符合以下条件(申报时应在可行性方案中明确相关资源配置情况):

1.具有一定规模、来源稳定的研发资金(基金),用于开放式平台的运营、解决方案验证;

2.具有开展概念验证、中间试验等转化平台的基础条件;

3.具有专门的开放式创新机构,自主搭建或联合外部技术转移机构共建运营团队,具备创新需求挖掘、外部解决方案筛选、价值评估、知识产权、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技术投融资、资源配置等服务能力。

方向3.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建设目标:推动各区构建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吸引国际国内科技成果、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加速集聚,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活力。

考核指标:构建1个概念验证或中试平台,开展科技成果概念验证数量不少于50项,支撑不少于20项科技成果转化或孵化,新增全职或兼职技术经理人数量不少于5人。

建设内容:结合各区科技资源禀赋,引入专业化力量,创新运营模式,建设概念验证或中试平台,集成成果转化、创业孵化、技术投融资等服务功能,打通技术应用研究-产品工艺验证-中试放大及功能验证-市场分析评估-工业化生产“接力环节”,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提供支撑。

执行期限:2023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经费额度:

1.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

2.立项当年支持额度不超过300万。区已投入资金或承诺投入的资金不低于市级支持额度。

申报主体要求:建设主体为具备建设条件的法人主体。应提供区科技主管部门出具的推荐函(含资金支持意见)。符合以下条件(申报时应在可行性方案中明确相关资源配置情况):

1.具有一定规模、来源稳定的概念验证资金;

2.具有清晰的运营模式,能够为概念验证或中间试验项目匹配场地、设备等配套条件,对接投融资、科技园区、市场渠道等市场资源;

3.具有一支专业化服务团队,团队成员应有技术研判、价值评估、知识产权、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技术投融资、法务谈判等方面的专业背景及从业经历。

专题二、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建设目标:发展一批专业能力强、服务绩效良好,具备示范引领作用的技术转移机构,发掘一批深耕技术转移、良好职业素养、发挥示范作用的优秀技术经理人,培育未来技术转移人才。

考核指标:(1)科研事业单位形成科技成果披露制度、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技术转移服务人才激励制度等,带动单位科技成果转化金额在示范前后至少增长1倍,实现3项及以上科技成果在相关大学科技园进行创业孵化,新增不少于1名从事技术转移服务的高级职称人员,新增全职或兼职技术经理人数量不少于10人。(2)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促成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数量不少于5项,促成交易额或吸纳投融资额不少于5000万元,新增全职或兼职技术经理人数量不少于10人。

建设内容:支持科研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家和本市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改革试点任务,支持其内设的技术转移机构(部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流程,构建用人灵活、专业高效、激励充分的科技成果运营体系,建立技术转移机构(部门)与大学科技园联动发展的协调机制;支持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开展转化前价值评估、转化路径设计、技术投融资、转化课堂、成果对接等服务或活动;支持聘用和培养优秀技术经理人(团队),引导其全程服务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以“传帮带”方式培育技术经理人后备力量。

执行期限:2023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经费额度:

1.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0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2.单位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并落实一定比例资助经费用于优秀技术经理人、骨干成员的聘用和培养成本。

申报主体要求:建设主体为具备专业化服务基础的法人主体或非法人组织。符合以下条件(申报时应在可行性方案及附件中提供相关信息):

1.科研事业单位应在线提交科技部相关部门要求填报的上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应提交《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年度报告》(报告填写地址详见可行性方案附件要求)。

2.申报单位推荐优秀技术经理人(团队)的数量不超过3人(1名优秀技术经理人、2名骨干成员),其中优秀技术经理人专职从事技术转移服务年限不少于3年,优秀技术经理人原则上应为项目负责人。

3.鼓励本市参加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的科研事业单位申报。

二、申报要求

除满足前述相应条件外,还须遵循以下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2.对于申请人在以往市级财政资金或其他机构(如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基础上提出的新项目,应明确阐述二者的异同、继承与发展关系。

3.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4.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时,上传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与理由。

5.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

6.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7.已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市科委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及以上者,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8.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应当真实、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要求。

9.申报单位提供对技术性收入(主要指技术转移及服务的收入),以及促进技术转移项目成交金额等信息的,应提供经上海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登记编号信息(清单)。本市技术交易场所提供的技术交易凭证可替代相关技术交易合同文本,作为交易佐证材料。

三、申报方式

1.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送交纸质材料。申请人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http://www.sh.gov.cn)–政务服务–点击“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进入申报页面,或者直接通过域名https://czkj.sheic.org.cn/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如尚未注册账号,请先转入“一网通办”注册账号页面完成注册),进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相应的指南专题,进行项目申报;

【继续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2.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23年10月11日9:00,截止时间(含申报单位网上审核提交)为2023年10月30日16:30。

四、评审方式

采用第一轮通讯评审、第二轮见面会评审方式。

五、立项公示

上海市科委将向社会公示拟立项项目清单,接受公众异议。

六、咨询电话

服务热线:

021-12345

8008205114(座机)

4008205114(手机)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3年9月27日

查看政策原文↓

关于发布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上海市2023年度超导专项申报指南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2023年度超导专项申报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专题一、超导材料技术

方向1:高温超导材料强场极端条件服役特性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强磁场极端服役工况,建立高温超导材料的电-力学多场耦合行为数据库(5种以上规格超导材料),提出高温超导材料复杂极端条件下可靠服役的边界条件。

研究内容:研究高温超导材料的力学损伤演化、超导性能退化等机制,确定表征方法并建立实验平台,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提出复合失效模型,同时构建典型高温超导材料数据库,进而评估确立其强场下的可靠服役边界条件。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方向2:新型实用超导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开发新型实用超导材料制备工艺,实现临界电流密度Jc达到MA/cm2级(4.2 K,10 T或77 K,自场)的米级超导材料制备。

研究内容:优化新型超导材料组分设计,系统表征其临界性能参数,阐明多场耦合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揭示结构-性能的关联机制,开展从宏-微-纳观多尺度的材料结构调控,实现米级超导材料的连续稳定制备。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专题二、超导磁体技术

方向3:并绕式无绝缘高温超导强场磁体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强磁场应用,建立并绕式无绝缘高温超导磁体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研制实验模型磁体(中心磁场强度≥25T@20K,并绕带材数≥6,口径≥50mm)并进行测试验证。

研究内容:研究并绕式无绝缘高温超导线圈多物理场建模方法,阐明极端服役工况下磁体的跨尺度非线性多场耦合机制,分析其充放电特性、磁通弛豫和失超传播特性,确立强场磁体运行安全边界条件,优化工艺并绕制实验磁体。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

方向4:高温超导集束缆线失超检测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强场磁体应用,研制百米级内封光纤高温超导集束缆线样缆,开发失超检测光纤传感系统(20K温区下,缆线响应时间≤100ms,光信号畸变≤5%),并形成高温超导集束缆线失超检测系统解决方案。

研究内容:研究光纤集束缆线集成封装拓扑结构,制备光纤复合集束缆线样缆,突破极端环境下光纤信号稳定传输与精准解调技术,构建新型失超检测光纤传感系统,评估光纤复合集束缆线的失超传播特性,并进行失超检测的有效性验证。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

方向5:高速磁浮车载高温超导磁体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高速电动磁浮列车需求,研制全尺寸车载高温超导磁体,超导磁极线圈运行磁动势≥700 kA,无源闭环运行磁场衰减率≤0.5%/天。

研究内容:研究磁极模块紧凑化与抗振动冲击集成技术、大功率快速励磁技术、交流损耗仿真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高速电动磁浮全尺寸车载高温超导磁体,并进行测试验证。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

专题三、超导电力应用技术

方向6:超导电缆复合绝缘绝热优化设计及制造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高温超导电缆工程应用需求,研究超导电缆复合绝缘和绝热关键技术,研制长距离低漏热超导电缆(长度≥30m,电压≥35kV,漏热≤1.6W/m)。

研究内容:研究实际工况下长距离超导电缆的漏热特性,分析大梯度温差下超导电缆复合传热绝缘机理,进而研制完成长距离低漏热超导电缆,并开展相关实验验证。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

方向7:紧凑型高温超导电抗器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电网配网侧无功就地消纳的需求,研制大容量、低噪声、紧凑型超导电抗器,并实现挂网示范运行。电抗器单机容量MVar级,噪音≦60dB,占地面积≦7m2。

研究内容:研究超导电抗器多尺度建模方法,构建超导电抗器新型拓扑结构,进行系统降损减噪综合优化设计,研制高温超导并联电抗器工程样机,并通过电网系统寻优选址,开展示范验证。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

专题四、超导电子应用技术

方向8:极低场超导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研制基于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0.1 mT级移动式MRI样机(主磁场0.1-0.2 mT,不均匀性≤1000 ppm@直径≥20 cm球体空间,成像分辨率优于3×3×10mm3),并开展验证。

研究内容:研究极低磁场下高灵敏度SQUID制备工艺,优化梯度天线结构和成像线圈组参数,进而研制小型化和低功耗板级控制台,同时探索多通道并行成像及超分辨重建新方法,实现样机系统集成与测试验证。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二、申报要求

除满足前述相应条件外,还须符合以下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2.对于申请人在以往市级财政资金或其他机构(如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基础上提出的新项目,应明确阐述二者的异同、继承与发展关系。

3.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4.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时,上传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与理由。

5.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

6.已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市科委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及以上者,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7.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应当真实、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要求。

三、申报方式

1.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送交纸质材料。申请人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http://www.sh.gov.cn)–政务服务–点击“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进入申报页面,或者直接通过域名https://czkj.sheic.org.cn/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如尚未注册账号,请先转入“一网通办”注册账号页面完成注册),进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相应的指南专题,进行项目申报;

【继续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2.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23年10月11日9:00,截止时间(含申报单位网上审核提交)为2023年10月30日16:30。

四、评审方式

采用一轮通讯评审方式。

五、立项公示

上海市科委将向社会公示拟立项项目清单,接受公众异议。

六、咨询电话

服务热线:

021-12345

8008205114(座机)

4008205114(手机)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3年9月27日

查看政策原文↓

关于发布上海市2023年度超导专项申报指南的通知

上海市2023年度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专题一、重大需求创新类

方向1. 东方枢纽设计建造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东方枢纽设计数字化要求,研究超大复杂枢纽智慧交通、空铁一体化旅客行李数智输运设计技术,研发枢纽市政设施设计管控一体化、大跨径盖梁预制拼装轻量化设计技术;针对东方枢纽高效低碳建造要求,研制基于多路径资源化利用的低碳混凝土材料、可逆式轻量化快速拼装模架装备,研究建造过程精准控制技术,研发数字化建造、低碳高效建造技术;针对东方枢纽韧性可恢复要求,研究综合灾源风险协同研判、多空间多路径疏散技术,研制极端条件下海绵韧性装备,研发基于多尺度耦合的枢纽一体化韧性恢复技术。

考核指标:实现数字设计,形成《超大复杂枢纽智慧交通建设技术导则》,枢纽至中心城区半小时可达率90%以上、内部人流转换效率相对同类项目提升15%、对外交通集疏散效率提升15%、空铁客运和行李运输效率提高30%;建成整体响应时间≤5s、系统设计冗余度≥30%的市政设施智慧管控系统;形成34m大尺寸盖梁轻量化设计标准,提升构件性能20%。实现低碳建造,建立5条不同的资源化产品生产线;研制定位误差≤2mm、拼装效率提升30%的自动模架装备;研制判别准确率≥80%、缺陷定位误差≤0.2m、深度误差≤±0.07%的超大规模围护渗漏检测装置;建设平均调用时间200ms、整体响应时间≤3s的深大基坑群监测系统;研制大空间智能建造装备;开发建造碳排管控平台。实现韧性控制,综合多灾害抵御能力提升20%、响应时间降低50%;形成多空间多路径疏散技术体系,实现极端情况下人员避难和物资补给全覆盖;研制适应极端降雨(≥500mm/24h)的客水阻断装备3台、开发一体化水循环装置,实现水环境恢复时间较常规缩短75%;构建效率提升30%的多尺度耦合灾险智慧应急联动平台。在东方枢纽工程中应用示范。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20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

方向2. 城市快速路高效低影响建造和智慧运维技术研究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城市快速路网全生命周期高效、低影响和智慧发展要求,开展建造新装备新工艺研究,研制超深隧道随钻取样及原位测试一体化装备、隧道进出匝道暗挖装备、主动控制机械化沉井装备、隧道推拼同步盾构、隧道新型通风系统、部品构件模块化智能化制造装备,研究基于渣土的再生路基填料制造技术;开展低影响运维技术研究,研发城市快速路网智慧维护策略,研制高架段、隧道段快速改造装备,研究运维过程中交通脆弱节点识别和交通流再平衡技术,研发快速路智能检测监管、在役快速路网交通容量拓升等技术。

考核指标:实现高效建造,研制200m超深随钻取样及原位测试装备,提升工作效率70%;研制衬砌开孔面积不小于3000m²的隧道专用暗挖装备2台,衬砌增韧材料强度和延性高于本体25%;研制单个沉井直径10-20m、深度100m的主动控制机械化沉井装备;研制推拼进度≥10环/天、管片环纵向定位误差<2mm、效率提升100%的推拼同步盾构;形成无高风塔的新型地下快速路空气净化系统,氮氧化物净化率≥80%、颗粒物净化率≥90%;研制自动化率≥70%的预制装配构件生产装置,节材15%以上;渣土原位利用率≥50%,固废总消纳率≥80%。实现低影响运维,降低在役快速路运营噪音8分贝,提升结构抗震能力1度;研制适应狭窄空间的高架施工装备,提高效率20%;研发隧道衬砌结构快速修复装备,修复材料拉伸强度≥12MPa;降低更新交通影响15%;缩短运维管养响应时间20%,提升检测效率50%;形成快速路网交通智能管控技术体系,提升路网容量10%。在本市不少于30公里的新建及快速路扩容抬升工程中应用示范。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

方向3. 大型邮轮绿色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 针对自主研制大型邮轮设计能力尚未形成的现状,研发大型邮轮安全设计技术及技术规范;针对建造高效化、轻量化、智慧化的需要,研发大型邮轮总装建造物料输送数字化关键技术,机电作动器等机电设备模块化、一体化建造关键技术,复杂曲面钢结构的邮轮薄板低能激光强化工艺与锻造关键技术,远海航行定位、导航、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针对配套产业链高度依赖国外和配套材料绿色、低碳发展需求,研发舱室、通道等系统建造所需的绝缘防火材料、零防污剂绿色防污涂料等关键技术与产品。

考核指标:基于国产大型邮轮绿色智能建造与制造进行研究,形成自主研制大型邮轮平台的总体安全设计技术体系,形成认可的技术标准;形成大型邮轮高效建造、模块化建造、薄板建造和智慧管控工艺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研制出物料集配重载堆垛机器人和控制、输送系统,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物料集配管理平台并进行应用,物资信息识别准确率、物料周转状态采集覆盖率90%以上,库存周转率和场地利用率提升30%以上,有效减少10%以上现场人员配置,研制出一体化机电作动器等系列化产品,作动器额定速度150mm/s,额定输入转速不小于3000rpm,研制出复杂曲面钢结构薄板处理的先进低能激光冲击强化装备,光斑搭接率50%-90%可调,钢结构表面强化深度≥500µm,压应力≥300MPa,抗腐蚀开裂和疲劳强度提高50%,研制出大型邮轮等船舶导航基站、导航终端和导航基准传递装备,形成空间基准精度0.1m、时间基准精度1ms、覆盖范围5000km²、导航定位精度优于5m的定位导航通信系统;研制绿色、低碳绝缘防火材料,以及安全环保静态防污效果好、可降解和自抛光的防污涂料,实现进口替代,在一个生物生长旺季内,船表面无明显藻类和藤壶附着,附着面积不超过10%,涂层降解自抛光后表面光滑,船体涂层表面粗糙度低于50微米。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15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

方向4. 超大城市饮用水韧性及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研究内容:解析气候变化条件下咸潮入侵对长江口水源水库量质影响及机制,研发水源水库同步避咸抑藻技术,突破超大城市供水系统安全韧性提升关键技术;开发饮用水源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溯源及赋存状况识别、基于新污染物特性的净水厂工艺优化调控关键技术,研发难去除新污染物的高级氧化、光催化等深度净化技术;研究长江口水源地水环境中典型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生态风险,阐明饮用水中新污染物暴露对敏感人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考核指标:形成面对长江口水源水库避咸蓄淡与抑藻低水位运行需求的供水系统安全韧性提升技术体系,原水氯化物浓度≤250 mg/L,示范规模≥500万吨/天;建立饮用水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检测方法6-8项,绘制长江口水源地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污染源分布图与信息表,开发新污染物高效去除关键技术2-3项,去除率≥90%,形成≥14类(种)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上海饮用水“一品一策”控制技术方案,示范规模≥20万吨/天;提出≥3类(种)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水环境生态风险阈值或敏感人群健康暴露基准建议值;编制针对气候变化条件下河口水源水库避咸抑藻协同稳定运行技术方案和基于重点新污染物风险管控的饮用水水质提升技术规程各1项。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12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

专题二:创新引领类

方向1. 磁浮及智能交通技术

研究目标:加快本市先进交通载运装备及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进步,实现高速磁浮技术的自主创新,构建新一代自动驾驶技术体系,形成国内领先的公共交通两网协同运行系统。

研究内容:(1)研究交流悬浮电磁力波动、俯仰力矩补偿、动子高效馈电等技术,研发兼容直流悬浮制式结构的全尺寸(2975mm)双馈直线电机集成动子总成功能样机及控制器,开展整车搭载试验验证;(2)研发多模态传感算法,研究基于多模态传感技术的自动驾驶运动控制、路径规划、自动导航技术;(3)研究轨交与地面公交线网一体优化调度、信息融合诱导等技术,搭建两网协同管控平台。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方向2. 污染物高值利用及原位阻控技术

研究目标:构建基于高值化资源化与原位阻控的污染物治理技术体系,形成环境污染高效治理范式。

研究内容:(1)研究垃圾渗滤液和畜禽养殖废水中氮磷协同再生利用技术,实现氮回收率≥70%,磷回收率≥95%,资源化产品经济效益≥5000元/吨,并示范应用;(2)研发高油脂高盐分湿垃圾水热法连续产乳酸技术,实现组分复杂湿垃圾可控高值转化并示范应用;(3)研究城市大型排水管道及附属设施带水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新型修复材料、工艺及检测修复机器人,并开展原位修复示范应用。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方向3. 深海探测与监测技术

研究目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多波束海洋特定目标探测与监测系统,构建全天候海洋地震波信息探测示范性监测网络,实现上海东部周边海域2级以上地震的实时监测与提前预警。

研究内容:(1)研究全海深多波束海底测深和水体目标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研制测深100-7000m、最大波束覆盖宽度不小于140°、对大中型水体目标作用距离不低于2000m的多波束海底测深和水体目标探测系统;(2)研究海洋地震波信息定量化实时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制适用于海洋地震波监测的长距离、高时空精度分布式光纤声传感系统和监测网络,震中定位精度≤±50km,系统响应速度≤3s。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3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专题三、支撑保障类

方向1. 生态空间构建监测与评估技术

研究目标:围绕美丽上海建设目标,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园城市构建、森林资源智能化监测,将生态理念引入国家植物园创建与超大城市建设,开展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研究内容:(1)研究面向国家植物园建设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研发迁地植物保育及生境营造、生物多样性评估与智能监测关键技术并示范;(2)研究具有超大城市特色的公园城市空间架构、生态价值及服务功能关键技术,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3)研究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等多源异构数据耦合技术,研发森林智能监测及森林资源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突破3-5种主要树种林分的自动识别和蓄积量计算关键技术并示范应用;(4)研究崇明岛GEP核算指标体系,构建本地化GEP核算模型的参数观测体系和基础数据库,形成GEP核算本地化规范和流程。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4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3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方向2. 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支撑技术

研究目标:支撑上海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发展,建立满足高强度训练等特定需求的能量补充方案,形成优秀运动员运动损伤个性化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构建市民体质健康智能监测平台。

研究内容:(1)研究重点运动员不同训练状态下的能量消耗精准测量与比较分析技术,竞技运动人群能量代谢差异分析及能量补充技术;(2)研究运动员典型运动损伤、疼痛评估,典型运动损伤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与防治技术;(3)研究数字化市民体质健康群体特征演进趋势分析、多模态测评与健康风险预测技术,市民体质健康数字画像绘制技术。

执行期限:2023年12月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3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二、申报要求

除满足前述相应条件外,还须遵循以下要求:

1. 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2. 对于申请人在以往市级财政资金或其他机构(如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基础上提出的新项目,应明确阐述二者的异同、继承与发展关系。

3. 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4. 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时,上传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与理由。

5. 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

6. 已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市科委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及以上者,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7. 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应当真实、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要求。

8. 专题三下属方向2由市科委会同市体育局共同发布、共同支持,鼓励采取产学研协同创新方式开展。

三、申报方式

1. 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送交纸质材料。申请人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http://www.sh.gov.cn)–政务服务–点击“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进入申报页面,或者直接通过域名http://czkj.sheic.org.cn/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如尚未注册账号,请先转入“一网通办”注册账号页面完成注册),进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相应的指南专题,进行项目申报;

【继续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2. 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23年10月12日9:00,截止时间(含申报单位网上审核提交)为2023年10月31日16:30。

四、评审方式

采用一轮通讯评审方式。

五、立项公示

上海市科委将向社会公示拟立项项目清单,接受公众异议。

六、咨询电话

服务热线:021-12345、8008205114(座机)、4008205114(手机)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3年9月28日

查看政策原文↓

通知 | 关于发布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以上内容经小编综合整理,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官方发布最新信息为准。

end.

文章、图片来源:上海科技公众号、浦东企业政策在线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4日 下午1:43
下一篇 2024年4月5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