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审1份申请书!“五唯”难破,学界也要从自身找原因(申请书审核)

2024年,高校破“五唯”进入第六个年头。这些年,我国高校不断推进分类评价,形成了一些好做法。但在发展进程中,部分高校、教师反映改革的步伐依旧艰难,破“五唯”后立什么等问题仍待解决。

破“五唯”的路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就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徐旭东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破“五唯”难在哪里?

张荣:破“五唯”的本质是破旧生态、立新生态。“五唯”发展至今,由于其评价方式易于量化等原因,已成为一种认知惯性和路径依赖,在很多方面渗透到现有制度体系中,表现为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的现象,是整个生态上的问题。

破“五唯”的过程实际上是新旧观念的交替、新旧生态的转换,这当中不可避免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在高校这个小生态中努力探索实践破“五唯”的路径,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新生态环境的建立。

徐旭东:我们总说破“五唯”难在外部因素,但我越来越担心,科研人员自身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五唯”的评价模式变为一种路径依赖。它逐渐成为一种群体习惯,甚至潜移默化地植入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自身的价值观中,左右他们的行为,成为他们的一种追求。发顶刊、争项目、争“帽子”,这些东西获得认可和点赞,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内在奖赏。更重要的是,这种价值观从资深科学家传递到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成为改变的阻力。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虽然表达拒绝“五唯”的态度,但轮到自己评价他人时,并不能知行合一。比如,一些项目评审、人才招聘和成果评价并没有划定硬性指标,要求必须看刊物、看“帽子”,但评审人却往往很自然地使用这套标准,因为这样更快、更省事,也容易达成共识。

很多时候,评审人仅仅花费5至10分钟就能审一份申请书。除非本就对项目领域有了解的小同行,否则有多少人能认真读申请人的论文,判别成果的价值和贡献?如果科研人员自己都不能在有自由裁量权时对学术内核进行评价,为何还要质疑“五唯”迟迟不破呢?

《中国科学报》:破“五唯”如此艰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张荣:在宏观层面,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校,“五唯”呈现出不同程度和范围的问题,从国家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到不同高校的落地生效,其间存在一定的目标、步调、节奏不完全一致的问题。

在中微观层面,“五唯”的背后是急功近利思想在驱动。一方面,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热衷于制造“短平快”的论文、奖项,把各项排名、指标冲上去,期待的是创造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从相关部门获取更多资源。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高校教师自身的原因,部分教师只是把高校工作作为谋生进阶的手段,缺乏高远的目标、追求以及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些都让“五唯”有了滋生和蔓延的土壤。

毋庸讳言,破“五唯”至今,一些高校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标准“一刀切”、过度看重量化等问题。在高校内部,不同学科教师的禀赋、专长各有差异,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用“一刀切”、数数量的方式评价教师显然缺少科学性。如何进一步分类评价、如何用好代表作制度、如何评价不同类型成果的内在价值、如何更好地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等都是改革的难点、重点,也是下一步改革亟待深化的方向。

徐旭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制定和使用评价标准主要出于行政管理的需求,试图通过量化、可兑换的标准对不同问题、不同学科,甚至不同性质的成果进行评优比先。对于管理部门而言,量化的标准简单、可数、可比,似乎就意味着公平和可靠。这套方法在很多地方是有效的、合理的,但恰恰在评价科研成果和人才时,容易与真实的学术贡献相偏离。

对科研人员的学术贡献、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这并不是行政力量擅长的领域,也就意味着要把评价的裁量权交给有学术鉴赏力的一流同行,但它的前提是——要建立一个负责、互信的学术生态。然而,这种文化在我国学术界尚未成熟。

《中国科学报》:对此,您有何建议?

张荣:高校要营造一种包容并蓄、鼓励真正意义上创新的生态,让大家对国家需求、个人成长,特别是背后的人才成长规律、科研规律有更深刻认识,把功利性的追求看得更淡一些。只有大家在“去功利”的话题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才会真正有助于推动“五唯”问题的解决。

比如,对成果的考核不再看重论文数量,而是看重研究工作真正解决了什么问题;根据学科特点,采用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有序合作,提高教学科研的组织化水平,避免无序和过度竞争等。还可以将科学家精神和创新精神等价值观教育,更系统、深入、靠前地置于拔尖人才培养中,为人才成长打造更有家国情怀和目标追求的“准星”。

在破“五唯”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多维破五唯”,要创造“多维度”出口,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在自身擅长的领域扬己所长,而非只盯着论文、项目等过度竞争。同时,高校还要警惕在破“五唯”过程中“唯”各种量化指标。现在一些高校教师自嘲为“六边形战士”,就是“唯”各种量化指标带来的额外压力所致。

徐旭东:“立什么”的答案一直都很简单——坚持学术内核,尊重学术判断,以实质性学术贡献作为核心评价标准。以人才为例,我们就看他提出过什么问题、解决过什么问题,他的工作原创性如何,对相关领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否推动领域进步甚至人类社会进步。

在这样的标准下,并不是不看论文了,论文是科研成果的载体,而是以贡献为导向,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给出综合判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4日 下午12:22
下一篇 2024年4月4日 下午12: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