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年度科研经费到账突破10亿元(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奖励)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2日讯 截至2023年12月30日,中国海洋大学年度科研经费到账达10.57亿元,突破10亿元大关,提前两年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

2023年国家科技改革持续深化,科技部重组,资源分配权回归部委,项目的组织交织了科研水平、行业地位和部门导向等多重因素。中国海洋大学科研管理部门主动求变、积极应变,统筹协调广大科研工作者、重点科研平台和团队以及各相关责任单位,以“四个面向”为指引,以国家和学校“十四五”规划为蓝图,着力加强学校科研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的紧密衔接,以有组织科研主动破局、汇聚创新、布局重点、协同攻关、向海图强,深入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创造性地开拓出一批新增强势科研经费渠道,积极争取地方资源支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并逐渐形成了稳定、可持续的经费来源,最终实现了年度科研经费的历史性突破,有效保障了学校整体科研事业的稳定向好发展。

2023年度,海大在科研经费到账取得历史性突破10亿元的同时,学校科研经费组成日趋合理,整体工作呈现出多点开花、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谋划重大科技创新呈现新态势,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8项,经费1.4亿元,项目资助率居全国高校前列,再次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积极践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获批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项、科技创新2030人工智能重大项目1项,合同额共计1.13亿元;拓宽国防科研工作担当新使命,打造以海洋高端技术装备为核心,以基础前沿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国防科技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获批经费总额首次突破2亿元,持续为“两洋一海”重要海域安全保障贡献海大力量。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径,省市各类项目累计获批209项,合同额达1.34亿元,连续3年突破亿元,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其中服务山东重点建设项目获批3项,经费5913万元,项目数与经费数均首次位列山东省第一,有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系列高端海工装备、催生多个新产品或新品种,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服务海洋强省和强国建设。签订社会服务合同额首次突破3亿元,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增长1亿余元,增幅超50%,创历史新高;大力推进校企创新联合体建设,将短期、分散的项目上升为长期、聚焦的有组织科研合作,与海信山东高速、山东海洋等共组建10个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合同额达3200余万元,共建个数、合同额均创历史新高,校企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着力推动科研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6月,新印发《中国海洋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发挥牵引器和风向标作用,弥补原有制度空白,全力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井喷式发展。科技成果转让、许可30项、合同额达1386万元,转化项数与合同额均超过前3年总和;12月,新印发《中国海洋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基金,发布“西海岸高校校长基金”申报指南,培育科技成果落地西海岸

冲击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发新活力,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学校5年内共有10人获得国家杰青资助;1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年内共有15人获得国家优青资助;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计划(连续两年入选),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计划(连续三年入选),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学校一流大学建设集聚重要人才力量。

人文社科高层次项目立项再获佳绩,科研经费到账2000万元,获批人文社科高层次项目44项。三亚海洋研究院战略支点作用日益凸显,围绕“深海”“南繁(水产)”“岛礁”进行有组织科研,积极服务学校“双一流”和海洋强国建设,科研经费到账6732万元。2023年获批海南省、市科研项目经费额位列崖州湾科技城各入驻高校研究院首位。此外,2023年度海大还获得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5631万元,有力支撑了学校有组织科研的实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1月9日 上午9:30
下一篇 2024年1月9日 上午9: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