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政府2017年工作报告(全文)(2019年昭通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3月20日在昭通市第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郭大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第三届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第三届市人民政府及2016年工作回顾

第三届市人民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昭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的五年,是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困难矛盾交织叠加、自然灾害异常严重的五年,也是加快发展势头好、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实惠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良好开局。

这五年,我们聚焦稳增长,攻坚克难,有效应对,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适应把握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综合施策,联动发力,出台了一揽子政策,采取高强度的跟踪推进措施,有力阻止经济持续下行,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2016年生产总值完成768.23亿元,是2011年的1.65倍,年均增长10.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9.3亿元,是2011年的2.37倍,年均增长1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59.8亿元,是2011年的1.83倍,年均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7.63亿元,是2011年的1.87倍,年均增长13.4%;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3645元、7951元,是2011年的1.71倍、1.95倍,年均增长11.3%、14.3%。

这五年,我们聚焦破瓶颈,大干快上,夯基筑网,基础设施取得重大进展。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跨越发展的筋骨支撑,千方百计筹资金、上项目、增投资,一批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交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出滇入川、联接省会全程高速,县县通二级公路,乡乡通油路,88%的行政村道路硬化。昭通机场迁建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开通北京、深圳、成都、重庆、贵阳航线。全面实施“兴水强昭”战略,工程性缺水和人畜饮水安全得到有效缓解。全力做好金沙江水电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如期发电,白鹤滩水电站筹建顺利推进,昭通已成为国家“西电东送”重要基地。

这五年,我们聚焦调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现代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根本出路,实施产业建设行动计划,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6.5%、12.4%、9%。农业稳步发展,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畜牧业规模逐步扩大,苹果、天麻、花椒、核桃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努力稳住烟草、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新增长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95.43亿元、年均增长11.6%,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249.1亿元、年均增长25.9%。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金融、物流、农村电商等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

这五年,我们聚焦建城镇,规划引领,建管并重,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市城镇化率提高了5.9个百分点。完成了覆盖中心城市、县城、乡镇、村庄的规划体系,完善了城市交通、绿地系统、人防工程等专项规划。建成一大批城市骨干路网、“一水两污”、公共服务等设施,中心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面积分别增加了9平方公里和18平方公里,建成重点特色集镇58个、美丽乡村示范点3277个,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市城镇形象品质大幅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这五年,我们聚焦惠民生,抗灾重建,织网兜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始终坚持民生为本,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彝良“9•07”地震、龙海“10•04”和镇雄果珠“1•11”山体滑坡等灾后重建全面完成。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全市上下万众一心抢险救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谱写了我市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军地合作最好、投入力量最大的抗灾壮歌;我们从严落实保障措施、加快项目建设,4大类1190项恢复重建项目竣工936项、加紧推进254项,恢复重建成绩斐然。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累计实现106.87万人稳定脱贫。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6年。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4.67万人,“五险”参保人数增加到403.67万人次,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91280套。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深入开展平安昭通创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信访维稳等社会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这五年,我们聚焦促改革,招商引资,积沙成塔,加快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始终坚持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放管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7项。完成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和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农村、财税金融、国资国企、社会事业等改革全面推进。高位推动招商引资,累计签约项目848个,到位市外资金2097亿元,是上五年的4.6倍。

这五年,我们聚焦转作风,依法行政,提升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始终坚持依法履职、担当作为,推动作风持续转变。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和吸纳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加大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建立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政务公开,建立落实新闻发布会制度,组织开展政府公众开放日活动,开通市政府微信公众号。加大政府部门领导班子和内设机构负责人轮岗交流力度。大力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累计问责单位166家、领导干部1085人。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纪检监察机关处分违纪干部2030人,移送司法机关90人。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们采取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举措,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保持向好发展

面对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狠抓政策落实、调度分析、企业帮扶、挂联督导、专项检查,组织实施了稳增长保卫战、攻坚战,全力扭转了经济运行被动局面,全面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8.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2%、支出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和10.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为1.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二)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镇毕高速、大山包一级公路快速推进,昭乐、格巧、宜毕等高速公路和新机场连接线开工建设,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252公里,沿金沙江高速、中心城市绕城高速、轨道交通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实施国省干道提级改造9条943公里。积极做好成贵铁路、隆黄铁路援建工作。昭通机场迁建预可研通过军方和国家发改委评审。水富港扩能工程开工建设。7件中型水库和24件骨干水源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建成“五小水利”工程2.04万件。“川气入昭”水富至昭阳主干线即将建成。筹集1.5亿元项目前期经费,建立总投资8500多亿元的重大项目库。争取到国家专项建设基金41.73亿元、省重点项目投资基金12.01亿元、上级预算内投资19.14亿元。在全省率先发起设立200亿元的浦发乌蒙扶贫基金、已到位174.58亿元,争取到富滇银行、国开行云南分行、省农信社900亿元授信额度。

(三)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2.13亿元、增长5.8%,新增苹果、天麻、花椒、核桃种植基地共计17.15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达2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512个。实现工业增加值207.68亿元、增长3.9%。70万吨水电铝项目一期工程顺利推进,侨通公司完成整体迁建;启动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改造22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户;推动煤矿转型升级,关闭退出煤矿21对,淘汰落后产能293万吨。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4.04亿元、增长10.4%。成功举办大山包国际翼装飞行世界杯总决赛、水富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启动东莞中山“万人游昭通”活动,全年接待游客24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7亿元,分别增长20.5%、29.8%。积极推进房地产去库存,销售商品房126万平方米、增长67%。

(四)脱贫攻坚有力有效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望实现231个贫困村出列、24.02万贫困人口脱贫。制定6个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和18个专项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实现干部帮扶全覆盖;建立落实“月通报、季约谈、半年小结、年度考核”制度,组织开展两轮脱贫攻坚现场观摩点评。完成7.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建成20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施27个整乡推进项目。深入实施镇彝威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6大类50个项目完成投资42亿元,老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14年免费教育政策全面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及云南广东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精神,与东莞、中山两市签订了总体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和8个单项协议,滇粤产业园加快筹建,10个易地搬迁扶贫协作示范点启动建设。积极与五矿集团、新沪商集团、太平保险集团、阿里巴巴、浙商总会等对接协调,汇集更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五)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启动昭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及相关专项规划修编工作。深入实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全面启动“四城同创”,扎实开展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两增”和农村“七改三清”,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取缔非法粘土砖窑150多家,拆除“两违”建筑252万平方米,昭阳区被列为全省拆除违法违规建筑试点地区。中心城市街道提升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综合体项目快速推进,城市“颜值”不断刷新,市民自豪感、荣誉感不断增强。县城和集镇面貌焕然一新,绥江县城荣获“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称号。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在国家和省未列入投资计划的情况下,多方汇报、积极争取、获得支持,21个教育卫生补短板项目集中开工。实施市职教中心建设“百日大会战”,市农校、财校、卫校入驻新址办学,卫生职业学院获批组建,开展首届“三名”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评选表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工作有序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9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成功举办“赢在昭通”创业大赛,新增城镇就业3.3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8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33亿元。文化“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电视剧《锻刀》在央视黄金时段热播,同期收视率全国第一。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深入开展,昭通籍运动员潘世云在里约残奥会上荣获3枚金牌。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整改意见,严格整改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综合督查反馈的环境问题。殡葬改革稳步推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得到巩固。重拳出击、铁腕整治,持续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启动实施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七)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取消行政审批许可事项7项,取消、停征、减免、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50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全面推开。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国资监管体制、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有序实施,组建地方高速公路、机场建设投资公司和融资担保、基金管理公司。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33108户、增长22.6%。在全省率先启动小微企业“银税互动”工作,“营改增”全面推开。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与中铁二院、中交一院、山东高速、长安大学就高速公路建设、人才交流、职业教育发展、联合办学等方面开展合作。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组建7个招商联络处驻外招商,全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597亿元。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心系昭通、情牵昭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央部委领导莅临昭通视察,陈豪书记、阮成发省长等省领导多次深入昭通调研指导,极大地鼓舞了昭通人民克服困难、战胜灾难、奋勇前行的信心和勇气。昭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积极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各界人士、驻昭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昭通改革发展稳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努力做了一些多年来想做但一直没有条件做好的事情,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规模弱小,城镇化水平低,教育发展滞后,生态敏感脆弱是长期制约昭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短板”。当前,发展和工作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产业和民间投资增长乏力,实体经济困难较多,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存在;结构调整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民营经济活力不强;诸多矛盾和问题集中凸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压力较大;作风建设还有差距,少数干部担当意识不强,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为、不会为问题,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我们一定要直面挑战,敢于担当,全力以赴做好政府工作,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今后五年,昭通正处于重大历史机遇交汇聚集的时期,处于各种优势有效释放的时期,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综合研判昭通历史方位,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第四次党代会作出了全面实施“六大战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决策部署。这是我们的新“长征”,需要也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符合昭通实际的跨越发展之路。

从宏观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入、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新经济迸发活力,为我市加快结构调整转型、提升产业层次、实现追赶跨越创造了良好环境。

从发展大势看,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昭通发展十分关心;国家长江经济带、区域精准脱贫,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及“五网”设施大会战等重大战略政策叠加实施,广东东莞市、中山市对口帮扶我市,昭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昭通区位、资源、开放优势正加速转化,昭通发展生机盎然,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发展阶段看,昭通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必须着力实施“六大战略”。着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确保到2019年摘掉贫困帽;着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全力推进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昭通建设成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着力实施产业培育战略,按照“两型三化”要求,构建昭鲁大片区、镇彝威片区和沿金沙江经济带“两区一带”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快推动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着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按照“干净、方便、有序、安全、活力”目标,突出“用”和“美”的要求,实现城乡人居环境大改善、大提升;着力实施教育兴昭战略,强化“今天的经济是昨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理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保护好昭通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实现昭通跨越发展,既面临严峻考验挑战,又面临难得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卯足干劲、苦战五年。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六大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综合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统筹发展需要和现实可能,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5%、10%。

(一)着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

统筹推进“5 N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确保到2019年10个贫困县区摘帽、825个贫困村出列、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大力实施住房、教育、健康、金融、基础设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专项扶贫行动。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深入推进镇彝威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区域整体脱贫。强化挂钩帮扶,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强与东莞市、中山市合作互动,深入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抓好滇粤产业园建设,推进扶贫协作3年规划顺利实施。

(二)着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加快构筑互联互通网络。

构建“一环两横四纵六联络”高速公路网,建设12条高速公路800余公里,到2020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两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构建“两横四纵一枢纽”铁路网,全力抓好铁路援建工作,推动形成连接滇川黔渝周边城市“两小时快速铁路交通圈”。构建“一中心四通用八航线”航空网,完成昭通机场迁建,推进通用机场建设,积极培育拓展新航线。构建“一线四港九码头三转运”水运网,完成水富港扩能工程,打造金沙江黄金水道。构建水保障网,建成一批重点骨干水源工程,大力实施河道治理。构建绿色安全能源保障网,全力做好白鹤滩水电站援建,建成水富至昭阳、曲靖至昭通天然气管道。构建高效便捷信息网,实现业务协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着力实施产业培育战略,推动建成新的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高原特色农业、高原特色食品药品及消费品加工、矿冶精深加工和新材料、电子信息、旅游文化、现代商贸物流等六大重点产业,打造中国西部新型载能产业和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基地。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集中打造苹果、天麻、马铃薯、花椒、特色经作、特色养殖等农业优势产业,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农业基地、农业庄园、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巩固提升烟草、电力、煤炭等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铝硅等矿冶精深加工、化工、高原特色食品、特色消费品、新型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推进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利用。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昭阳、鲁甸、镇雄、水富4个百亿元产业园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一心两点三带”旅游空间布局,加快景区景点开发,做强旅游品牌;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文化、大健康、家政等服务业,培育发展云计算、电子商务、“互联网 ”等新业态。

(四)着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做精做优县城,做特做靓集镇,到2021年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完成省级或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平安城、文明城创建。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乡村规划体系,建成昭通中心城市规划馆。开展“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全面推进昭鲁一体化,加快昭鲁城市轨道、骨干路网、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县城建设,建设一批区域综合服务型、工矿型、商贸型、生态旅游型和农业观光型集镇,打造提升一批民族传统村落。

(五)着力实施教育兴昭战略,推动民生短板持续补齐。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到2021年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0.5年,全市教育总体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建成投用15所普通高中、5所职校和职教中心二期工程,新增招生6.5万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特殊教育、民族教育、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办好昭通卫生职业学院,建成昭通职业技术学院、昭通通用航空学院;支持昭通学院建设成为综合性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推进“健康昭通”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现社会保险参保法定人员全覆盖,稳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标准。

(六)着力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建设绿水青山美好家园。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陡坡地生态治理等重点工程,强化乌蒙山、大山包、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完善昭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土地管控,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水平。全面推行“河长制”,做好“三江四河”重点流域、渔洞水库等水资源保护工作。着力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强污染治理,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环保督查巡视,严格环保执法监管。深入推进殡葬改革。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我们一定要勇于担当、苦干实干,努力把发展蓝图早日变为美好现实,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2017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第四届市人民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筑牢“稳”的基础、下足“进”的功夫,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切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以上,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今年重点抓好9个方面工作:

(一)抓运行稳增长,推动经济中高速发展

精准加力有效投资。抓好“四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确保综合交通、城建房地产、非电工业、社会事业、能源、农林水分别完成投资260亿元、250亿元、80亿元、70亿元、55亿元和50亿元以上,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00亿元。市级投入项目前期经费2亿元,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实。落实好系列促投资政策,促进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企稳增长。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创新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机制,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土地供应,促进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建设。落实市级领导挂钩包保重点项目责任,强化督导稽查,全力加快项目建设。

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围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新消费热点,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有效供给。积极化解房地产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大力释放和支持自住房需求,有效促进住房消费。加快乡村新型商业中心、冷链物流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在商贸流通企业广泛应用,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乡镇全覆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亿元以上,增长12%。

强化资金支持保障。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转移支付、预算内资金、专项建设基金、重大项目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着力解决项目资本金缺口。跟踪落实好浦发乌蒙扶贫基金、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贷款、国开行综合交通试点,以及社会事业项目基金、交通产业基金等融资计划。发挥好市地方高速公路、融资担保、基金管理公司等平台作用,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运用PPP等投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中小微企业。

铆实钉紧任务措施。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系列稳增长政策,制定完善配套措施。细化支撑账、任务账、时序账,下达月调度计划,对标对表抓落实。加强统计监测,落实经济运行分析会、调度会,全程监测、精准调度。强化专项检查、考核督查,实行问题清单、问题销号,推动工作落实。

(二)抓精准盯目标,打好全面脱贫攻坚战

推进重点领域攻坚。统筹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实现174个贫困村出列、18.21万贫困人口脱贫。围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84100户。做实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促进龙头企业、产业大户、贫困户、扶贫资金有机结合。推进教育脱贫,加大健康扶贫力度。深入实施镇彝威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投资33亿元。狠抓后续扶持,推动稳定脱贫。

切实增强扶贫实效。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整合扶贫资金,强化资金监管,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加强与东莞市、中山市工作对接、项目衔接和产业承接,积极推进示范点建设、人才交流培养、教育医疗帮扶等扶贫协作,加快推进滇粤产业园规划建设。支持服务好中央和省级单位定点扶贫。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深化与央企、省企、民企扶贫合作。

着力健全责任机制。严格“一把手”脱贫攻坚责任制,坚持和完善精准扶贫制度。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发挥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的帮扶作用。完善扶贫大数据平台,规范档案资料,加强扶贫信息动态管理。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健全脱贫攻坚考核管理办法,坚决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三)抓基础增后劲,强力推进“五网”大会战

加快综合交通建设。建成镇毕高速、大山包一级公路,加快昭乐、格巧、宜毕高速公路和新机场连接线建设,开工建设都香守望至红山段、宜昭、昭泸、大永、镇赫、中心城市绕城等高速公路。推进普通国省干道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建制村公路硬化。开工建设中心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全力做好成贵铁路、隆黄铁路、渝昆高铁援建工作,协调争取六威昭城际铁路、攀昭毕遵铁路早日开工。启动昭通新机场建设,抓好镇雄、巧家、盐津、永善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开通昭通至上海、海口等航线。加快推进水富港扩能工程。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昭阳黑石罗、盐津板厂沟等水库建设,开工建设镇雄坝口河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和“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加快润昭引水工程、昭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完成“五小水利”工程1.85万件,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

加快能源和信息网建设。扎实抓好白鹤滩水电站援建和移民安置工作,基本完成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移民扫尾收口工作。加快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改造提升城市宽带网络,加快实施“宽带乡村”、光纤入户工程,继续实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移动宽带网覆盖项目。推进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成投用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

(四)抓转型促升级,大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实施工业经济攻坚行动,推进企业转型改造升级,续建、新开工和竣工投产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2户,工业增加值增长7.5%。抓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推进符合条件的煤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竣工投产70万吨水电铝项目一期工程、理世集团噜咪啦扩建、彝良山益宝竹笋保鲜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乔治白服饰、华坚鞋业等项目。加快发展建材、硅、铝、硫铁矿、天麻深加工等产业。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新增入园企业20户,力争镇雄、盐津工业园区升格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大山包国家公园开发建设,提升改造大峡谷景区,启动国际极限运动小镇项目。深入挖掘朱提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及“昭阳八景”等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宣传营销,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昭通旅游知名度,全年接待游客3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0亿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举办好“金融入昭”活动,做好红塔、恒丰等银行驻昭工作。引进中铁特货、传化物流等企业,加速商贸物流业发展。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

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实施民营经济“双培双优”行动计划,狠抓政策落实,加强服务指导,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继续落实“助保贷”“惠企贷”等政策,实施“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和行业“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支持昊龙集团、理世集团上市融资。

(五)抓特色增效益,坚定不移促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产业结构、调绿产品结构、调新经营结构,加快绿色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6%。落实惠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8.7万亩,稳定粮食总产量在234万吨左右。完成烟叶收购70.8万担。实现畜牧业产值达124亿元。抓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创建,新增苹果、花椒种植2万亩和2.5万亩,完成天麻种植8万亩。全面推进“三品一标”建设,加快高端农产品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联合体。支持云南永孜堂、昭通华曦生态牧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力争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11户。大力推广“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等模式,加快培育一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庄园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高主要农产品加工转换率。加强劳务技能培训,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97.5万人次。建立农业投入、风险补偿等机制,设立农业投资发展公司。支持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整合创建一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园区。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构建电商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着力建设“昭通电子商务创业园”。大力发展“互联网 特色农业”,拓宽营销渠道,把昭通农特产品销往东莞、中山等发达地区。

(六)抓规划强建管,扎实抓好新型城镇化

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开展城市形象设计,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和专项规划编制,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做好乡镇、村庄规划编制。抓好中心城市建设,加快省耕山水、乌蒙水乡、文体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客运枢纽站建设,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水富撤县设市等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统筹推进县城、重点集镇和60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扎实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深入推进“四城同创”,大力实施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两增”和农村“七改三清”,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完成镇雄、彝良、盐津、绥江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威信、盐津、鲁甸省级平安县城创建。开展旧住宅区、旧厂区综合整治,完成棚户区改造23087户。治理城市“脏乱差堵”,整治城乡“两违”乱象,加快推进“两污”治理,突出抓好乡镇集镇、村委会所在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居住证制度全覆盖。落实农民进城各项优惠政策,切实保障新市民权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9.8%。

(七)抓民生保底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实现人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以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鲁甸、威信、盐津、大关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抓好18个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抓好昭通职业技术学院、市职教中心二期项目建设,筹建昭通通用航空学院,职业教育学生规模达2.6万人。积极支持昭通学院转型提质发展。健全学生资助体系,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务。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和“三通两平台”建设应用。扎实做好教师招聘、引进、培养工作,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紧盯时间节点,坚持挂图作战,实行倒排清账,从严监督检查,扎实抓好鲁甸6.5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程、特色产业工程等项目实施,克期完成鲁甸县城“四馆一中心”、龙头山旅游集镇及“一园三馆”、昭龙绿色产业示范带等项目建设。加强龙头山、火德红、包谷垴集镇和集中安置点、沿线路域环境整治,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美丽宜居新家园。

推进健康昭通建设。加强卫生能力提升,加快昭阳、镇雄、彝良3县区第二人民医院等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抓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推进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发展医联体和远程医疗,推动服务重心下移和诊疗资源下沉。加快全科、儿科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强化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实施“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支持社会力量进入非基本医疗服务领域。抓好城乡医疗保险整合工作,参保率达98%。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织牢社会保障网络。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深入推进“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五险”参保人数达867万人次。加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基本保障,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成保障性住房12972套。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实施“文化点亮昭通行动”,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促进文化繁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防灾、减灾和备灾体系建设。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广泛开展“七五”普法宣传。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化平安昭通建设,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反恐维稳,依法惩治各类犯罪,深入开展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

(八)抓环保重生态,持续推动绿色发展

加快生态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保护地管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开展城镇面山、交通沿线、湖库四周等重点区域绿化,完成营造林64.6万亩,退耕还林还草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6.4%以上,林木绿化率达58%以上。加强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复垦整理土地6.5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49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150平方公里。

加强环境保护。深入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组、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反馈问题的整改及巩固提升,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多污染源综合防控和多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深化重点行业、重点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六大工程”。深入开展利济河、秃尾河等黑臭水体治理。建成运营昭阳、镇雄、盐津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严格责任追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清洁生产,实施工业、建筑业等重点耗能领域能效提升计划,支持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效综合提升示范。严格落实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高污染排放重点行业治理,实现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重点污染源减量排放。

(九)抓改革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运行好审批中介服务超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扩大“证照分离”。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抓好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布局,强化国有企业监管。组建售电公司,争取在发电、用电、售电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坚定不移推进殡葬改革,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提升开放招商水平。加强与成渝经济区、滇中经济区和毗邻地区合作交流,深化与高等院校和知名企业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规范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增设西安、武汉2个驻外招商联络处。强化项目策划、包装、推介,突出精准招商,引进更多实力型企业入驻昭通。加强跟踪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加大督查力度,力促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全年签约项目150个、到位市外资金665亿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支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实施“科技入昭”“英才计划”工程。加强品牌建设,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营造创业创新氛围,继续举办“赢在昭通”创业大赛,建设昭通创业创新园。

做好国防动员、人防、双拥、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社会科学、科普、气象、水文等工作。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始终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统领政府工作,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讲政治落实到政府自身建设、从严治政的方方面面,贯彻到工作落实、作风转变、推动发展的全过程,努力建设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效能政府、法治政府和学习型政府。

(一)加强廉洁政府建设

坚持把严守纪律规矩、惩治腐败作为建设廉洁政府的重要遵循,严格落实政府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对项目招投标、征地拆迁、民生项目和政府性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深入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贪必肃。始终坚守自律、他律、纪律、法律的规矩约束,努力带头做到热爱昭通、忠于职守、勇于创新、廉洁自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二)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扎实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行动,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建立重大投资项目引进、立项审批、落地建设全程跟踪代办服务机制,推行逐级服务承诺制,整治“红顶中介”。大力实施“互联网 政务服务”,实现市县乡政务服务“一张网”,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建立市、县领导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行新闻发布会制度,实施“电视问政”制度,及时发布政务信息,积极回应公众关切。今年,市政府向广大市民郑重承诺,着力办好10件惠民实事,欢迎社会各界监督和支持。

(三)加强效能政府建设

坚持把提高执行力、抓落实作为建设效能政府的重中之重,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坚持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程序;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跟踪反馈、评估问效机制,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强化社会预期引导。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干。强化督查考核问责,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切实做到勇于负责、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真能负责。

(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原则,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建立行政执法举报中心,促进规范文明执法。健全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五)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

巩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持之以恒加强党性教育,毫不松懈加强道德教育。完善集体学习制度,营造爱学习、勤学习、善学习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领导干部撰写调研报告制度。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微观经济的学习研究,深化对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瓶颈和关键环节的准确把握,提高顶层设计、规划引领、资源整合、科学执行的能力和水平。

各位代表!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使命落在了我们身上,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苦干实干加油干,奋力推动昭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日推荐

来源/昭通日报

编审|李仁安 校对|罗 益 编辑|李晓溪

@微昭通 编辑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31日 上午10:17
下一篇 2023年12月31日 上午10: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