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道路焕然一新
11月25日,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以前这条路乱停车占道,还脏兮兮的。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我们自发管理家门口的环境秩序,现在路面畅通又干净,站在街这头,可以直接望到那头,一路敞亮得不得了!”站在路口,居民黄廷涛看着道路的“大变样”很是激动。因为这不仅包含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心血,还有以他为代表的居民们所贡献的自治“业绩”。
旧貌换新颜 新问题出现
邢家桥社区安置房建于1992年,经历20多年的风雨,房屋漏水、墙体脱落、线缆交错……不仅存在大量安全隐患,还让当地居民苦不堪言。
对此,两江新区积极响应民生需求,2019年3月启动了邢家桥社区安置房综合整治工程,整治共计16栋27个单元,涉及安置房488套。今年年初,社区488户居民房屋综合整治全部完成,居民也都陆续搬进了新居。
整治后,邢家桥社区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但新的问题却出现了。
汽车、街边商贩的摊位挤占了原本并不宽敞的路面,无处停放的摩托车“霸占”公共区域,还有积存垃圾、牛皮癣等脏乱差的遗留问题,居民对此表示不满。
两个月来,黄廷涛和几个社区居民主动走街串巷,张贴文明停车告知书、轮班站岗、每日巡视检查、协调沟通。
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劝告、邻里行动的感染,渐渐起了作用,居民们的态度由逆反抵触转变成为自觉遵守,家门口的道路畅通无阻、停车区域规范管理、公共活动场所干净整洁……社区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整治前后对比图
破解公共区域的管理难题,是邢家桥社区探索居民自治的成果之一。
居民自治 协力创建和谐家园
为巩固综合整治效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塑造良好的社区形象,增强社区凝聚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经社区党委提议、居民代表大会协商,邢家桥社区计划在安置房小区成立居民自治小组,组织和引导居民依法实行自治。
邢家桥的变化,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中。2020年7月,当邢家桥社区居委会开始招募自治小组候选人和征集自治小组名字时,不少热心居民收到消息后高度配合、积极响应,掀起了一股齐心协力共创和谐家园的热潮。
“由于水平有限,我草拟了一份简稿,供社区参考。”7月24日,居民孟吉伦来到邢家桥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室,将一份手稿放在了邢家桥社区主任许光静的桌上。在这份手稿中,孟吉伦使用了“心悦”、“康居”两个词,来表达自己的取名思路。
居民孟吉伦草拟的简稿
像孟吉伦一样想为邢家桥社区出力出想法的居民,还有很多。
社区手把手指导、居民踊跃加入,邢家桥社区迅速组建起一支居民自治小组——“家桥同行睦邻共治”小组,目前成员有黄廷涛、张朝芬、向代贵、危传淑、童四清、曾昌秀6人,大家都是土生土长的邢家桥社区居民,管理起来得心应手。
居民自治小组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安置房的停车规范化、公共区域及设施的日常巡护和管理、公共收益的收取和使用监督。此外,居民自治小组还需要充分听取居民合理化建议,调解小区内一般民间纠纷,引导、带领居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等。
居民代表们坐在一起协商大事小事,社区做坚强后盾。从“自扫门前雪”到“上下一条心”,从老旧社区到崭新社区、再到和谐社区。一步步的变化,让居民们的埋怨渐渐变成了点赞。
党建引领 “治理路”越来越敞亮
“通过党建引领,社区牵头组织居民,相关单位协调配合,引导社区居民群事群议、共治共享,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实现从‘社区管理’到‘自我管理’。”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谢兰表示,“这样,既及时解决了问题,又增加了居民的参与度。”
社区党委书记谢兰(右)正在办公
居民全心全意、群策群力投身到家园建设之中,进一步提升责任和参与意识,对共有资源、公共利益珍惜爱护,才能用实际行动维护社区环境、促进邻里和谐,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
为促进居民更好地自治,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邢家桥社区正携手重庆两江新区雾都之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借助社会组织的专业力量,共同策划自治小组管理方案,健全相关制度和措施,全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通过“党建引领 居民自治”,结合社会组织的力量,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进行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邢家桥社区的“治理路”越来越敞亮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