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县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一、背景意义
崇信县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部,总土地面积850平方公里,辖4镇2乡1个工业集中区,79个行政村,总人口10.4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8.2万人,属省列插花型贫困县,2018年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贫困面降至0.28%。有农村基层党组织84个,农村党员2898人,村干部280人(考录公务员5人)。村干部是农村基层的“主心骨”,是党员群众的带头人,是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和价值观多元化趋势的影响,加之一些头脑灵活、思想先进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村干部队伍一直存在选人难、留人难、能力素质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与推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还不相适应,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农村基层党建质量的部署要求还有差距。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各项村级民主管理制度,特别是选好、用好、管好村两委带头人”。建设一支政治强、善领路、能力好的村干部队伍,对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行村干部专职化是适应乡村振兴需要,从根本上破解村干部选人难、人难留,报酬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治本之策。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崇信县针对村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的部署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结果导向,以融合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实施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为抓手,以“四抓两整治”为重点,探索推行工作落实系统化、日常管理规范化、素质能力专业化、身份岗位职业化“四化”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农村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的年轻化、知识化、专责化村干部队伍。
突出整体部署,推动工作落实系统化。组织开展村干部队伍专题调研,县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制定了《崇信县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的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安排,为基层推动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坚持先易后难、先弱后强的原则,分步实施、统筹推进,采取择优留任一批、本土选拔一批、外请回引一批、公开考聘一批、乡镇下派一批、培训提升一批、刚性退出一批“七个一批”措施,通过指导推行问题村全员调整、一般村重点优化、先进村培训提升“三种模式”,先后调整村干部214名,考聘村支书、文书95名,在黄寨镇甘庄、木林乡木林等52个村实行了专职化管理,新窑镇西刘村、黄花乡凉水泉等66个村实现了“一肩挑”,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65.8%和83.5%,村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突出健全制度,推动日常管理规范化。认真贯彻《甘肃省村级干部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了《崇信县村干部岗位职责清单》《崇信县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崇信县专职化村干部薪酬发放管理办法》《崇信县村干部任职资格联审办法》《崇信县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金发放管理办法》《崇信县专职化村干部日常管理办法》《崇信县村干部调整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建立驻村工作指导、选拔培养、定期体检等制度,从职数设置、教育培训、值班考勤、资格审查、调整备案、薪酬发放、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形成了“1 N”村干部管理制度体系。同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双议双评”制度,建立村干部档案规范化管理、村班子任期和村干部岗位责任目标管理机制,坚持每月工作调度、季度考核、年终考评,从严加强监督管理,推动村干部由半脱产、副业化向全脱产、专职化转变。
突出培养锻炼,推动素质能力专业化。将专职化村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坚持县级全员轮训、乡镇重点培训,突出政治能力、治理能力、发展能力、廉政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等重点,提升综合素质,先后举办村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村干部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等培训班4期,累计培训村干部900多人(次);选派60多名村干部参加省、市调训,组织120多名村干部到天水、张掖等地考察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增长见识。注重加强实践锻炼,有针对性的安排新任专职化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在各类督查调研、观摩考核中独立汇报工作、介绍情况,在基层治理、环境整治、征地拆迁、产业开发、信访维稳等重难点工作一线锻炼成长,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四是突出激励保障,推动身份岗位职业化。健全完善专职化村干部薪酬机制,推行“基础薪酬 绩效薪酬”结构工资制,大幅度提高专职化村干部报酬,党支部书记年报酬最高达到4.5万元,村文书年报酬平均3.2万元,其他村干部年报酬平均达到3万元,较去年平均增加7000元以上。坚持基础薪酬按月发放,绩效薪酬按季发放,对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的村干部,按照对应岗位每季度基础薪酬总额的30%给予浮动奖励,改变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着力完善基本保障政策,将村干部养老保险缴存标准由1000元提高到2000元,每年为现任村干部办理不低于100元的人身意外保险。注重在政治上激励,先后推荐省、市、县委表彰村干部28名,推荐16名村干部担任县、乡“两代表一委员”,扶持奖励村党组织致富带头人21名,切实增强职业荣誉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实施村级活动场所功能提升工程,配套建设宿舍、厨房、沐浴室和文化活动室等生活保障设施,有效解决吃、住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推动专职化村干部专心专注干事创业。
三、主要成效
通过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一批年龄轻、学历高,热爱农业农村工作,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员进入村班子,村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干事创业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力军和战斗堡作用进一步发挥。
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后,村干部平均年龄41.7岁,比以前下降了8.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135人,比以前增加了63.6%,产业带头人、致富能人和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负责人占68.6%。16个专职化村各配备了1名群众基础好、1名产业发展带头人和1名大学生村干部, 形成了老、中、青均衡梯次搭配,高学历、懂技术、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相互补充带动的村干部队伍新格局,切实增强了村班子整体功能。“李亨同志学历高、思想活、政策清,担任我们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敢想敢干,带领村班子和党员群众硬化道路、改房、改院、改厕,有股子年轻人的朝气,给村班子增加了活力,也给村上带来了新变化。”锦屏镇薛家湾村民委员会主任薛喜尧在谈到村上考录的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李亨时说。
激发了干事创业工作活力。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后,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村干部报酬,而且还建立健全了村干部动态分析研判和调整报备、任职资格联审等考核考评机制,对违反党纪党规、法律法规的予以刚性退出,对责任心不强、推进重点工作不力的给予免职、解聘等措施,倒逼村干部珍惜岗位、担当尽责。同时,营造了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工作环境,村干部普遍感到不干事就要腾位子,干不好就会没面子,最关键的是还要少票子,增加了压力,增强了动力。“以前一年收入万把块钱,收入低,不能养家糊口,捆在村上又不能出去打工挣钱。现在,收入增加了,一年干得好能拿到4.5万元左右,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且管理严了,咱也能专心干事了。”锦屏镇马沟村党支部书记保胜利说。
实现了服务党员群众“零距离”。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以来,通过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出村报告、为民服务全程代办、一站式服务、网络服务等制度,及时开展上门服务、巡回服务,切实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木林乡党委书记信海林在调研中谈到,以前由于没有实行专职化管理,村干部忙于各自家庭事务,群众办事有时找不到人。如今,村干部专职化了,每天都有人值班,有些事直接上门服务,党员群众办事更方便了。”
充分发挥了村党组织推动发展的堡垒作用。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进一步增强了村党组织组织力,强化了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联系服务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提升了促进农村发展的治理效能。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取得了新成效,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1.5万头、果园面积达到7.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559元,“崇信红牛”“崇信苹果”“崇信芹菜”等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功创建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村上实行专职化以来,村干部普遍年轻了,个个都挺能干的,也为村上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尤其发展的窑洞养牛,实现了废旧窑洞二次利用,保留原有古村落风貌、节约了成本,美了乡村、富了民”黄寨镇甘庄村村民程万斌高兴的说着专职化以来村级产业发展方面的变化。
四、经验启示
经过两年来推行村干部专职化工作的具体实践,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启示。推行村干部专职化,深化思想认识是基础。村干部专职化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村干部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的重要举措,涉及制度改革创新、干部选配调整、报酬待遇等各个方面,政策性、针对性、连续性都很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有个了解和接受的过程。为此,我们通过进村入户宣讲、印发资料、召开党员群众大会等形式多途径多方式宣传,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刻认识到推行村干部专职化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专职化是什么,推行专职化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效等,消除了思想上的顾虑和认识上的误区,积极主动参与到专职化管理工作中来。因此,把思想动员工作放在首位,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的重要性,才能确保专职化工作稳步推进。推行村干部专职化,强化责任落实是关键。村干部专职化管理涉及农村发展与稳定,更与村干部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社会关注度高、推行难度大、工作任务重。为此,县委在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周边市县成功经验,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一年探索试点、两年总结经验、三年树立品牌”的工作思路,并将村干部专职化工作列入“四抓两整治”重点任务,纳入乡镇党委书记“五个一”责任清单,定期督查指导,解决突出问题,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乡镇党委书记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因此,只有抓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突出“书记抓、抓书记”这个重点,细化工作措施,逐级落实责任,才能把村干部专职化的工作任务落实落细。推行村干部专职化,健全制度机制是保障。村干部专职化管理涉及人、财、物等各个方面的要素,能否取得实效,需要相关制度来保障。为此,县委结合工作需要,建立了资格审查、调整备案、薪酬发放、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监督管理等机制,形成了相互补充,无缝衔接,一体推进,闭环运行的制度体系,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拥护和肯定,保障了村干部专职化工作的开展。因此,只有强化顶层设计,积极回应基层关切,健全制度体系,才能确保专职化工作取得成功。推行村干部专职化,服务改革发展是目的。村干部专职化管理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增强村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举措,最终的成效应当体现在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专职化管理推行开展以来,广大村干部精气神十足,带头在一线落实工作任务,全县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乡村治理取得新成效、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实现了整县脱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指数不断提升。因此,只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村干部专职化融入和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才能实现抓党建与抓发展互促互进,真正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来检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