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管理已成为企业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项目管理的应用领域也从传统的工程行业拓展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行业,由此产生了对项目管理人才的巨大需求。目前,高等院校在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上还远不能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文章深入剖析当前高等院校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基于项目管理教学中遇到的障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项目;项目管理;人才培养
0、引言
项目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美国的“曼哈顿”原子弹研制计划和20世纪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些超大型的研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最早应用项目管理方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从而使项目管理的概念、理论及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视,并直接促使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兴起和发展。世界各地的项目管理学术组织的成立也是项目管理学科从经验走向科学的标志[1],如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等。当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项目管理从业者正协力促进项目管理国际通用体系的形成。
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项目管理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项目管理最初主要应用于工程领域,现如今,项目管理的思想和实践在工程、制造、金融、教育、医疗、信息技术等行业“遍地开花”,已成为企业改进工作流程,提高生产力及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同时,市场调研发现,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井喷式增长。而作为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等院校,并没有及时跟上项目管理专业快速发展的节奏,其输送的项目管理人才远不能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如何提高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填补日益扩大的人才需求缺口,是摆在项目管理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原因
当前,高等院校在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在项目管理教学过程中的体会,综合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将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类。
1.1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庞杂而课时太少
目前,国际上有3个影响力比较大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即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推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of Knowledge,PMBOK)、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IPMA)推出的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标准(IPMA Competence Baseline,ICB)及英国政府商务部推出的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PRoject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PRINCE),每一个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都包含极其庞大的知识范围[2]。以PMBOK为例,最新的PMBOK包含十大知识领域、五大过程组、49个项目管理过程。每个项目管理过程又包含众多工具、技术、方法。整本书达100万字之多。如果将这些知识全部在一学期讲完,至少需要96个课时。但实际上,目前高校项目管理相关课程的学时只有32~48学时,离正常授课的标准相距甚远。这种课时安排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将项目管理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必须对授课内容一再压缩,最后只能让学生了解零散的项目管理基本概念,无法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脉络。
课时安排少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教师无法带领学生进行必要的项目管理实践活动。项目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指导项目实施的能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学到肤浅的项目管理理论,很难保证他们能真正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日后的项目实践。缺少必要的实践课时,其实就已经决定了无法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项目管理人才。
1.2专业设置不合理,量少面窄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具有普适性,只要实际从事的工作具有项目特征,就可以项目管理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美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委员会主席PaulGrace认为“在当今社会中,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财富》杂志曾经断言,“21世纪是项目管理的世纪,因为一切商务活动都可能化为项目。”虽然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高校项目管理专业的设置没有及时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仍然集中于传统的工程领域[3]。因此,其他非工程领域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得不到填补,而工程领域却可能接收不了这么多的项目管理专业毕业生,导致人才需求和供给不均衡。
项目管理专业设置集中于工程领域这一事实也从侧面反映出许多高校管理人员尚未转变思维,仍旧停留在旧的思想观念中[4]。虽然他们可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已不自觉地运用了项目管理的某些理论和方法,但没能在专业设置上体现项目管理快速发展的大趋势,这不能不说是高校项目管理专业发展的一大遗憾。
1.3培养方式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
总的来看,国内高校的项目管理教学偏向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恰恰是企业最需要和最看重的能力。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做不到活学活用,也就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实际价值,高校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就会进入“学校培养的人企业不需要,企业需要的人学校不培养”的死胡同。
除此之外,目前高校项目管理教学普遍缺乏项目管理软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5],这一点严重限制了学生在项目管理领域的长远发展。PMI在最新版的PMBOK中提出了“PMI人才三角”的理论,这也是项目管理从业者的广泛共识,即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除了要具有项目管理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高超的领导力及战略和商务管理能力。领导力是指项目经理应该能够指导、激励及带领团队完成项目目标,这是项目经理软技能的重要体现。战略和商务管理能力则是指项目经理应该从组织全局的高度考虑项目目标与组织战略的关系。缺少项目管理软技能和职业素养导致项目经理往往专注做事,但在与人沟通交流时处处碰壁。遗憾的是,项目管理是一种典型的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而高校却未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便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
高校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不合理的地方还体现在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项目管理综合能力。在课程考核标准的设置上,高校偏重一张期末考试试卷,忽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项目活动参与度、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及风险应对能力[5-6]。为了拿到课程的学分,学生的日常学习则以考核标准为导向,最终结果是拿到了学分却离企业的实际需求越来越远。
1.4职业认证走形式,重考证轻能力
随着项目管理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许多社会培训机构加入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队伍中。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加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以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其中,由PMI主办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PMP)最受欢迎。根据PMI官方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6月,国内有近30万人获得PMP认证,人数约占全球总认证人数的1/3。
和PMP认证的火热程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认证过程中暴露出的考试资格审核不严问题[7]。PMP认证要求参与者应具有一定年限的项目管理从业经验。不少高校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没有项目管理经验的人为了获得考试资格,配合培训机构伪造职业项目从业经历蒙混过关。同时,培训机构通过兜售考试题库、应试技巧、答题套路提高认证通过率,偏离了PMP认证的初衷,也降低了PMP证书的含金量。不少人虽然通过死记硬背成功获得PMP证书,但不代表其具备了领导真实项目的能力和素质。
2、完善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策略
针对目前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和相关行业主管机构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2.1增加项目管理课程学时,重构项目管理教学内容
项目管理课时过少,严重压缩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空间,因此首要的改进措施就是增加项目管理课程的课时。高校应立足企业对项目管理人才的真实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当增加项目管理相关课程的课时。这是提高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之举。
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下,重构项目管理教学内容。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十分庞杂,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教师必须筛选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教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构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逻辑脉络,使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要着力促成学生对项目管理核心知识点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掌握[3]。
具体来说,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重构项目管理教学内容。横向的项目管理教学内容是项目管理的十大知识领域,如项目整合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这十大知识领域基本涵盖了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构成项目管理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纵向的项目管理教学内容则是指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即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项目启动、组织与准备、实施、结束4个阶段。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横向的知识领域为主线,也可以纵向的项目管理生命周期为主线。
2.2明确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在目前的现实环境下,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大量的项目管理知识、方法、技术及工具是不现实的,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目标上,应区分重难点,对于涉及项目管理知识脉络的核心知识点提高要求;在技能目标上,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常见的方法和工具解决实际项目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项目管理软技能,并提高其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比重。相比于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职业素养和项目管理软技能往往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日后能在项目管理的职业道路上走多远,而这恰是高校在制定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时忽视的部分[4,8]。
综合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职业素养及项目管理软技能,笔者认为,高校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强化学生的项目管理思维,即运用项目管理思维处理学习、生活及工作中的各种任务,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加以解决。
为保证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教师还应调整优化项目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传统的“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不符合项目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容易让学生形成“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或“项目管理就是记住理论和方法”的错误观念,因此应把考核方式转向“全时多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考查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的参与程度,突出“过程导向,课内课外并重”的考核思路。同时,记录学生在平时项目管理案例实践中表现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及领导力,体现“实战实用,理论实践并重”的考核思路。
2.3结合项目管理专业特点,更新教学理念与方式
由于项目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高校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根据这一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9],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增加教学实践环节。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灵活变化。例如,如果高校有深入合作的企业,可以考虑把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并邀请企业讲师给学生介绍项目的实施过程,让学生通过真实案例增加对项目管理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如果授课计划中安排有项目实训环节,可以由指导老师分配或学生自选题目,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利用一到两周的时间完成一个模拟项目。在项目实训过程中,校内校外“双导师”联合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准备、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收尾等工作,考查学生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指导项目实施的能力,并根据学生在项目实训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提高自身的项目管理能力,这也是国家推行“三教改革”过程中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有些高校教师本身没有项目管理的实际经验,或者因离开企业太久而忽视了项目管理专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技术,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只能以“填鸭式教学”的方式讲授书本知识,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也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项目管理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拥有真才实学。
2.4规范职业资格认证审核流程,提高从业人员真实能力
不可否认,以PMP为代表的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对于提高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0]。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培训机构受商业利益驱使,对认证人员的考试资质审核不严,甚至协助认证人员伪造项目管理经历,并通过兜售题库、应试技巧及答题套路提高认证通过率。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监管部门应该“重拳出击”,坚决打击认证中的作假行为,同时可以考虑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工作年限加以限制,如规定他们必须毕业两年后才可以参加项目管理资格认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性,促进项目管理专业健康长远发展。
3、结语
项目管理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项目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事关项目管理领域的后备人才储备,直接影响企业实施项目管理的意愿和功效。文章深入分析了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项目管理课时较少、项目管理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方式和考核方式单一、职业资格认证流于形式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作者:张运嵩,蒋建锋(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