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媒体时代如何更好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
党校是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党课的传播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传播话语、理论传播形式等,是当前党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传播话语。全媒体传播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话语的大众化、生活化。因此,全媒体时代做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就要转化话语方式,切忌单一的灌输式说教式话语,应在确保政治话语科学性和严谨性前提下,构建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传播话语,使宣讲话语既生动灵活,又通俗易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全媒体时代,党校宣讲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索面向群众的话语。比如,通过在党课中加入生活化的语言、讲述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等等,拉近党的创新理论与听众的距离。使用群众想用、喜欢用的话语符号,有助于讲出人民群众想听、听得懂、愿意听的大理论,讲出一堂堂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生动党课。
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党的理论传播形式。全媒体时代更加多样、新颖的信息传播形式,给当前党校党课的传播形式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党课采取何种传播形式,事关理论传播的成效。当前,应运用好全媒体提供的便利条件,努力打造立体化、多维度、全方位覆盖的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平台。
一是营造多元互动的课堂新模式。互动性不足是党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之一,全媒体时代的新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较好的支撑。通过对3D、AR、AI等新技术的运用,在课堂上可以实现学员对党课内容立体化、沉浸式、全身心的感知与互动,能极大提升党课传播效果。例如,近几年,一些红色资源丰富地区的党校用VR、AR等新技术探索党课教学新模式,受到学员的极大欢迎。另外,还可以利用新技术实现远程名师党课即时传播,实现学员与名师“面对面”视频沟通;通过新技术开放党课评论区平台,实现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不同观点的精彩碰撞。新技术的运用,使互动环节更加丰富和多样,促进了党课“及时”“高效”的传播。
二是构建党课全媒体传播体系。传统党课“面对面”的授课形式仍然是目前党校开展理论教育的重要方式。党校应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理论传播的要求和特点,改善传统传播形式,通过电视、微博、微信等平台增加党课的传播渠道,在新媒体平台发声,强化党课传播效能。例如,近几年,一些党校与当地广播电台、人民网地方频道等媒体携手,推出“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二十大精神二十人讲”等全媒体党课,已形成品牌效应,这些党课音视频同步直播,覆盖人口过亿。除了广播端的产品,还把二次制作的短视频党课在全媒体传播网络进行了更大范围的投放。此外,还将音频党课开发成主题读物,书中每章节都有二维码,实现了读书、听音频、看图文的一体化,这些创新举措都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党校课程应充分借助全媒体优势,通过创新传播手段、拓展传播平台等形式,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飞入寻常百姓家”。
强化党校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全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需要党校教师具备一定的全媒体专业知识。做好全媒体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传播,需要一批既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掌握全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党校教师的专业背景多为哲学、法学、政治学、党史党建等传统学科,而对全媒体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因此,必须加强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熟练使用全媒体技术的能力。
一是培养全媒体传播意识。作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主体,党校教师在理论传播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要培养他们与时俱进的新思维和主动接受、运用全媒体传播的意识,坚定他们运用全媒体做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决心和信心。二是开展全媒体能力培训。选拔一批理论素养深厚、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骨干,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方式,全方位加强全媒体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娴熟掌握新媒体信息化技术,由课堂讲授“单一型”教师向“全媒体型”教师转变。三是大力引进全媒体人才。党校必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引进一批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又具有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等学科领域背景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其特长、释放其活力,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于凌炜,作者单位:海南省委党校,黑龙江省委党校)
来源:学习时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