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 通讯员 郦丽
12月24日,2021杭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总体完成情况新闻通报会召开,会上通报了今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17个子项目的进度情况。
今年,“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500张,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000户”列入十大民生实事。
目前,两项养老民生实事项目均已提前超额完成。其中,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201户,新建养老机构床位数2475张,总体完成率达152.52%。
适老化改造:幸福养老从“家”开始
居家养老是当前老年人主要选择的养老方式,约有96%以上老年人在家养老。
2019年,市民政局启动了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作为优先改造对象,同时建国前老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等“三老人员”一并纳入改造并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今年已完成改造4201户,其中农村地区占比达84%以上,三年累计改造6381户,实现了重点改造人群的有效覆盖。
改造过程做到“三个聚焦”:聚焦服务规范,明确标准化导向。围绕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导向,明确了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具配备到位等五大类改造内容,涵盖8项基础改造服务包、12项拓展改造服务包,并制定统一的改造申请审批表和需求评估表,确保标准、程序规范化操作。
聚焦老人需求,多维度降低居家风险。坚持“一户一策”个性化改造,结合老年人身体状况和住宅实际,由专业评估团队上门为老年人开展一对一的身体能力评估和需求评估,制订改造方案。从目前改造情况来看,有近九成以上老年人家庭都进行了卫生间改造,主要包括地面防滑处理、马桶蹲坑改坐便器、安装安全扶手、配备助浴椅等,同时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安装感应夜灯、燃气监测报警器等智能化设备,配备轮椅、拐杖、防走失手环等辅具,特别在农村地区,除了对卫生间进行改造以外,还对老旧线路、水管等进行了重点改造,多维度、针对性地降低不同类型老年人家庭的居家安全风险。
聚焦改造绩效,实现全过程闭环监管。各地提高适老化改造标准,最低8000元/户,最高12000元/户,平均改造标准10000元/户,为确保改造既有成效更有绩效,改造过程中,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确定适老化改造服务机构及第三方项目验收单位,并制作适老化改造二维码,“扫一扫”就能查看改造情况,做到设计方案、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事后审计、满意度回访等全过程、全流程闭环监管。
未来,市民政局将继续按照“愿改尽改”原则,常态化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同时加大适老化宣传普及,引导和鼓励普通老年人家庭进行必要的适老化改造,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民生“红利”。
养老机构床位建设:逐步实现“分层分类、专业照护”
为有效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机构养老照护需求,杭州市持续推进养老机构床位建设,今年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475张,涵盖了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社区“嵌入式”微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敬老院提升改造等多种类型,引入连锁化、集团化、品牌化第三方专业运营管理,部分机构建设有机融合认知症照护专区和医康养服务,有效满足老年人的专业机构照护需求。
机构专业照护进一步延伸至家庭,在7个区试点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可提供24小时生命体征监护和咨询、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累计建床600余张,有效破解城区“机构床位一床难求”的难题。推动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制度落地,可带入养老机构抵扣床位费、护理费,为推动床位建设向“护理型”倾斜,市民政局出台机构护理补贴办法,失能失智老年人入住定点养老服务机构给予每人每月600元的护理补贴。
作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养老特色基地”,杭州持续推动养老服务领域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上线养老机构地图,打造智慧养老院,通过3D、VR全景导览等技术应用,在养老地图上动态展示养老服务机构,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对心仪的养老机构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同时,探索推出养老机构床位“一人一床一码”,为后续养老机构补贴发放、服务开展、质量监管提供智慧支撑。
下一步,启动幸福颐养标杆区试点建设,擦亮“家门口幸福养老”金名片。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