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4日讯(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张曼舒)破解特大城市养老难题,武汉一直在用行动应答。13日,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介绍,2022年,武汉将新增家庭养老床位3000张,继续围绕“老有所养”,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覆盖更有广度、保障更有力度。
新增家庭养老床位3000张
据介绍,目前,武汉市常住老龄人口达212万人,占常住总人口17.23%,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多,对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1年,武汉启动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并在各区开建家庭养老床位,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打造了家庭养老床位1600张。
老人在护理员的帮助下体验使用“智能护理床”。新华社发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汉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养老,建设市区协同的养老服务综合平台,“互联网 居家养老”新模式被评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
2022年,武汉将继续推进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试点,优化市区养老服务平台功能,持续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新增家庭养老床位3000张,居家上门服务1.1万人,适老化改造2500户。
面向低收入人群 每月服务不少于30小时
家庭养老床位主要是面向本市户籍且在本市长期居住的城镇低收入(含低保)和农村低保家庭中失能的老年人,中心城区个人收入低于上年度人均退休金水平、重度失能的老年人。
记者了解到,老人或家属通过武汉养老APP提出建床申请,社区或服务机构可代老人申请,系统可调取老人能力评估结果,在乡镇(街道)对老人能力等级和收入水平进行查验。之后,服务机构安排服务人员上门,与老人确认建床需求,签订服务协议,进行智能化与适老化改造。设备数据实时上传至区级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实现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家庭养老床位还可比照服务机构享受老年人意外伤害险补贴和床位运营补贴。
服务机构每天早、晚通过信息设备各查房1次,每月累计服务时长不少于30小时,其中,生活照料服务不少于服务总时长的1/3,医疗护理服务不少于2次,鼓励提供中医康复、预防保健、康复训练、康复护理等服务。依靠家庭养老床位,将有望实现“养老不离家”。
家庭养老卫生间里安装了防摔倒的扶手。长江日报记者喻志勇 摄
智能床垫实时监测心率、安装护栏扶手、一键自动报警……根据《武汉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2021年,已有一系列居家适老化设备正进入207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中,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让老人更安心地居家养老。同时,武汉全面落实高龄津贴制度,全年累计发放高龄津贴3.25亿元,受惠人数达25.5万人。
入住养老机构均可享受医养结合服务
今年1月,位于汉阳区社会福利院内的汉阳区养老服务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率先投入30张医疗床位,这是武汉首个区级养老服务中心。
该中心引进了医养结合机构武汉阳光护理院,已获准市级二级医疗机构资质,将医疗服务和康复护理融入专业照护过程,不仅让入住福利院的老人可享受专业医疗及照护服务,中心也将为周边老人提供上门养老服务。
护理员为老人提供照护服务。新华社发
记者获悉,全市275家养老机构中,内设医疗机构的有53家,208家机构开展了协议医疗或签约医生服务。目前,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达到94.9%,今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00%,这意味着入住养老机构均可享受医养结合服务。此外,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到60%以上。
增强普惠养老设施供给
2021年发布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到2022年,全市将构建起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据了解,去年,武汉市建成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20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137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服务点)340个。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增强普惠养老设施供给,今年,将新(改、扩)建20个街道综合体,80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140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服务点),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此外,我市将继续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扩大社区老年助餐点覆盖面,切实提高为老服务能力。
【编辑:郑晓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