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救助工作走过十年 倾力救助 让弱有所扶更温情(桂林救助站)

桂林救助工作走过十年 倾力救助 让弱有所扶更温情(桂林救助站)

救助站青年党员协同医护人员将受助群众护送返乡。(市救助站供图)

桂林救助工作走过十年 倾力救助 让弱有所扶更温情(桂林救助站)

公安部门为长期滞留桂林的流浪乞讨人员办理好身份证。(市救助站供图)

今年6月19日是全国第十个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6月17日上午,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开展了主题为“救助,让弱有所扶更温馨”的开放日活动。

活动展示了市救助站十年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发生的温情故事,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回溯了桂林市救助工作的“十年答卷”。

十年来,在桂林市民政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桂林市救助管理站不断探索和完善救助帮扶方式方法,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救助,从提供基本的物质救助,到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救助,构建起了街面救助有实效、未成年救助用“四心”、心理救助有温度的社会救助新局面,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十年答卷”。

党建引领救助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

24小时青少年服务热线、365人成功寻亲、1000多家救助机构推广“心理救助”、3000余场心理咨询活动,40798人次流浪乞讨人员获助,96%的受助人满意度……翻看桂林市救助站交出的这份“十年工作答卷”,亮眼的成绩离不开党建的引领。

2015年,桂林市救助站成立党总支后,始终坚持党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建引领、党员尽责、党群融合,探索创新主动发现、精准救助、应救尽救的“党建 社会救助”实践,让社会救助更有力度。

同时,桂林市救助站将党建品牌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创建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站内党建长廊建设,氛围营造,从软硬件建设方面双管齐下,开辟新的政治文化宣传阵地,传递救助工作正能量。

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岗位就是责任、党员就是模范”活动,深入推进“党旗领航,温暖救助”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以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为抓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周五党日 ”制度。

2018年,桂林市救助站被评为市直机关工委党建高标准示范点;2020年被选定为桂林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批建设示范点;2021年,其“党旗领航温暖救助”党建品牌荣获市直机关工委优秀党建品牌,党总支成功获评五星级党组织。

精准救助为流浪人员“遮阳取暖”

从知道的人较少,到现在群众会主动拨打救助站工作热线提供流浪者救助信息,这无疑是市救助站街面救助工作不断得到认可的一种佐证。

对于街头流浪对象,桂林市救助站在给他们提供救助的同时,认真了解救助对象流浪的原因和困难,从源头帮助他们去解决困难,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并给予他们心理救助,避免部分救助对象反复流浪,减少救助人次。经统计,2012年至2022年5月,桂林市救助站共救助40798人次。如今,滞留流浪人员数量正逐渐减少,已经从2012年的225人减少到2022年的43人。

2022年,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的发现报告机制进一步强化。桂林市民政局整合民政服务机构资源,充分利用福利彩票投注站点多面广的优势,推动设立救助公益驿站,将街面救助引导宣传点向纵横延伸、扎根街头巷尾,得到了热心的彩民朋友和周边居民的关注与支持,有力的加强了街面救助管理工作。目前,“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任务,街面主动劝导救助工作已经形成常态化。

不仅如此,桂林市救助站还成立了寻亲工作室,联合公安机关,社会志愿服务团队等多方力量,形成“专人专班”的工作模式,依托互联网平台、人脸识别、DNA检测、媒体刊登信息等渠道,积极开展滞留人员寻亲工作,2013年至今,累计帮助365名“迷路人”成功回家。2021年,市救助站“寻亲工作室”有点忙。市委政法委、公安局、卫健委、民政、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托互联网平台、人脸识别、DNA检测、媒体刊登信息等渠道,积极开展滞留人员寻亲工作。106名长期滞留在桂林的流浪乞讨人员领到了崭新的身份证,他们正式结束“流浪”身份,成为桂林的新市民。2022年,又有10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安置到本市。

未成年救助:“四心”护航困境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困境未成年人作为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也是桂林市救助站重点帮扶的对象。

2014年,原“桂林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更名为“桂林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与市救助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在救助困境未成年人工作中,未保中心尽职履责,以“四心”服务为困境青少年保驾护航。在桂林市救助站未保中心里,工作人员首先给予困境青少年的是“贴心”关怀。工作人员坚持每日查房制度,认真做好在站孩子起居等生活照料服务。针对有一定行为偏差和心理问题的孩子,运用心理辅导、社工个案、小组活动等专业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辅导。

在管理上,桂林市救助站未保中心尤其“上心”。救助站对未成年人的生活用房、功能用房进行了升级改造,布置了温馨且充满正能量的文化长廊,不断优化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在落实未成年人临时监护责任上“用心”。为切实落实《民法典》、新“未保法”赋予民政部门的监护职责,未保中心不断加强工作人员对政策法规的学习,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法治能力,积极帮助到站接受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争取相关部门的行政支持与法律保护。

同时,桂林市救助站未保中心在拓展未保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上常有“创新”,未保中心积极组织开展未成年社会保护宣传工作,深入社区、学校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市救助站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498人次,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364人次,教育矫治212人次,替代教育460人次,电话回访425人次,实地家庭回访35人次,社工个案78人次,安排护送返乡245人次。

心理救助:让救助人员从“心”回归社会

救助管理机构救助的对象部分是脱离于社会正常生活轨道的生活困难人群,桂林市救助站认为,要帮助并促使他们回归社会正常生活轨道,应该提供必要的心理救助,帮助他们建立自尊、自重、自强、自信的生活信念。特别是一些救助对象经常游走于社会与法律的边缘地带,更要对这类人群进行法制等各种宣传教育,消除社会安全隐患。

2012年,一位外地男子入站时情绪非常偏激,称自己被骗光了所有资产,追来桂林就是为了找到骗子并进行报复。对于这样有明显极端行为倾向的受助对象,心理救助工作小组的教师多次进行个案辅导,通过倾听、沟通、引导等多种方法进行心理疏导,不厌其烦地讲述相关法律案例,最终,这名受助人员离站时已经放弃了极端的念头,并对以后的生活有了正确的安排。

自2007年开始,桂林市救助站就在开展成年人心理疏导和心理救助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社工们每天通过集中授课、小组活动、问卷调查、结合个案交谈等形式为受助人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信念,纠正行为偏差,为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奠定基础。2012年至今,桂林市救助站共开展心理救助活动超过3000场次,两万余人次受益,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015年,自治区民政厅在全区推广开展该项工作。2016年,市救助站将心理救助系列标准纳入标准化建设。2018年,该项标准通过区、市两级评审,成为自治区、桂林市的地方标准。

来源丨记者苏文娟 通讯员庾雪涛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2月10日 上午10:59
下一篇 2023年2月10日 上午11: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