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剽窃的文化解读上,不同文化对文本的使用方式,如何引用从其他作者处获得的资料,以及作者的名字应出现在何处都有不同的习惯。比如在亚洲和中东的某些文化环境中,大学生引用或转述最有名望的政治领袖或宗教权威言论时,无须注明出处,这是因为读者(特别是教授们)都应该对这些被引用的文本深谙于心。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必须知道预期读者和教授们无须注明就可以辨认出哪些文献是合理的。如果学生标注了一篇他们理应知道人尽皆知的文本,或是没有标注一篇不知名的文本,都会因此受到惩罚。如果你正在一个实行此类规则的文化环境中接受教育,就有必要弄清楚“剽窃”在你根据其协议进行科研项目的机构或组织中指的是什么。同样,如果你转入另一个对引用文献有不同要求的文化环境中,也需要弄清应如何调整你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海量的网络文献,这使人产生一种它们是公共财产的感觉——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互联网上的开放共享对我们对知识产权和版权的理解日益构成挑战,但从法律上说,知识产权和版权属于制作文本、图像或视频的个人、团体或组织;除非该内容的作者或创建者允许引用或使用内容,否则你都需要注明信息的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