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各级政府必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要带头。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落实过紧日子精神、严控机关运行成本成效显著。2020年中央部门决算显示,各部门机关运行经费平均压减规模达到10%以上,其中会议经费平均压减超过50%。当前,过紧日子已成为政府新常态,明确机关运行经费定额标准、合理优化机关运行经费支出结构,利用数字技术助推机关运行经费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成为新时期各级政府压减运行成本的新支点。
董木欣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数字财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数字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等技术赋能为机关运行经费由传统的粗放型、简单化、经验式管理向共享型、平台化、细粒度管理转变提供了数字基础设施保障。数字化是推动机关运行经费高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
第一,制定经费定额标准体系,明确机关运行经费披露细则。严控机关运行经费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经费定额标准体系。依靠数字化智能化算法、算力,可有效打破数据壁垒,解决因地区、业务等显著差异导致的定额标准偏差困境,为机关运行经费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明确机关运行经费预决算披露明细,加强财会监督和公众监督,将有利于促进机关支出公开、透明,提高数据可用性,实现严格控制机关运行经费的目标。
第二,优化机关运行经费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调结构、保重点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保基本民生的重要途径。根据2020年省级政府财政决算报告数据的统计分析,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各经济分类科目占总支出比重的地区间差异显著,各地区机关经费支出重点分布不一致现象明显。利用数字化分析预测工具,可有效测算重点项目底线资金,优化财政资金资源配置,达到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的目的。
第三,将机关运行经费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形成机关运行支出闭环管理。根据现有的政策法规,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尚未涉及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等环节。将机关运行经费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明确机关运行经费预算编制流程,强化预算执行监督,落实预算绩效评价,形成机关运行经费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闭环管控,可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切实保障机关运行支出效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